[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2948.4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山;郝家明;张梦云;耿见忠;王跃辉;尤珊;兰大莉;李姚;皮永萌;秦毅;张军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安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43;G01N1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刘东 |
地址: | 550014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贵阳国家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抗体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属于医学检验技术领域,该检测方法将微球分析技术与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相结合,检测步骤具体包括:1)采集样本血清;2)准备羧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将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进行激活;3)将捕获抗体偶联在微球上;4)封闭微球;5)微球混合;6)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7)免疫荧光反应;8)流式细胞仪检测,与现有常规临床检测方法相比较,该检测方法所需样本量更少且操作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其特异性强及灵敏度高也极高,同时实现了对样本指标的多参数分析,实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特异性诊断指标ANA、ENA、dsDNA、AnuA、DNA‑Ab、AHA、aCL、β2‑GPI及抗C1q‑IgG等9种抗体的联合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实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特异性诊断指标ANA、ENA、dsDNA、AnuA、DNA-Ab、AHA、aCL、β2-GPI及抗C1q-IgG等9种抗体的联合检测。
背景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典型的慢性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产生一系列针对核抗原和细胞质抗原的自身抗体,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自身抗体是一种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和细胞成分的抗体,在正常人体血液中可有较低水平的自身抗体,超过一定水平的自身抗体会对身体产生损害,从而引起疾病,自身抗体作为自身免疫病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自身抗体的检测已成为自身免疫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抗体ANA、ENA、dsDNA、AnuA、DNA-Ab、AHA、aCL、β2-GPI及抗C1q-IgG作为临床上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特异性诊断指标,目前对于这几种抗体的测定方法大都还是采用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印迹法等,其检测方式为采用相应的方法对每个抗体进行一一测定,首先,采用以上方法对这种多抗体指标进行一一测定,费时且麻烦;其次,以上所说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存在于影响因素较多,而且存在着标准化问题,免疫透射比浊法方法存在于对抗体和增浊剂的质量要求很高,试剂和仪器较贵的问题,免疫印迹法则存在费时较长,而且需要用X射线底片或化学发光成像仪显示结果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述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特异性诊断指标进行测定的方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将微球分析技术与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特异性诊断指标AN A、ENA、dsDNA、AnuA、DNA-Ab、AHA、aCL、β2-GPI、抗C1q-IgG等9项抗体的联合检测,与现有常规临床检测方法相比较,该检测方法所需样本量更少且操作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其特异性强及灵敏度高也极高,同时实现了对样本指标的多参数分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将微球分析技术与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相结合,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体谱ANA、ENA、dsDNA、AnuA、DNA-Ab、AHA、aCL、β2-GPI、抗C1q-IgG等9项抗体进行联合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1)采集血清样本:采集受试者的空腹静脉血,于室温静置带凝固后离心分离出血清,检测备用;
2)准备羧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将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进行激活;
3)捕获抗体偶联:将不同的捕获抗体分别偶联在不同的已激活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上,9种已激活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分别偶联9种捕获抗体,1种捕获抗体与1种已激活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发生偶联,9种所述捕获抗体与血清样本中待检测的9种标志抗体相对应,对捕获抗体与聚苯乙烯微球进行偶联结合反应后的聚苯乙烯微球分别进行封闭处理,用封闭液封闭微球上未结合捕获抗原的位点;
4)微球混合:将步骤3)中分别进行封闭处理后的微球进行混合,形成偶联有不同捕获抗体的不同微球的混合体系,即形成了9种分别偶联有9种不同捕获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安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安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2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