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3629.5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4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凌恺;曹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环美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3/20;B01F7/00;B01F7/04;B01F15/00;B01F15/02;B28C3/00;B01F15/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炮 生产 自动化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转动电机和输送壳,所述箱体靠近输送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输送壳相连通的连接壳,所述输送壳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绞龙,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输送壳内并和第一绞龙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但能够通过筛板对原料进行筛选,还能够通过滚筒毛刷及时对筛板进行清理,防止筛板被堵塞,另外在原料进入称量箱中时,通过压力传感器对原料进行称重,进而能够精准的控制投放原料的质量百分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水炮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无水炮泥是指采用焦油、树脂等作为黏结剂,并用刚玉、铝矾土、黏土、碳化硅、焦粉等为原料制作的炮泥。无水炭素炮泥用碾泥机医制而成碾压时先放油,然后放块料(粘土和沥青),待粉碎后再放粉料(焦粉和熟料粉),压好混匀,当符合标准后即可出泥。
公告号为CN212167127U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自动上料机构的无水炮泥生产用预混机,属于无水炮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第一电机、箱体和第二电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四个支撑腿与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左侧面通过连接壳与输送壳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箱体的左侧面通过支撑板与输送壳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杆,两个第一固定杆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一电机机身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由于设置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粉碎刀片、第一绞龙、第二绞龙、进料壳、连接框和搅拌杆,使无水炮泥的预混更加均匀,解决了当前工作人员还需要手动进行上料的问题,并且提高了预混的效率,节省了预混的时间。
但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料过程中直接在箱体中进行粉碎原料,粉碎后的一些大颗粒原料容易将滤网壳堵塞,且不能及时对滤网壳清理,进而导致无法对原料进行筛选与混合,另外无水炮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不同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但上述技术方案中,无法精准的控制原料的投放的质量百分比,因此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紧凑,避免滤网壳堵塞、能够及时清理滤网壳、能够精准的控制原料投放的质量百分比的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水炮泥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转动电机和输送壳,所述箱体靠近输送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输送壳相连通的连接壳,所述输送壳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绞龙,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输送壳内并和第一绞龙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壳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有筛板,且筛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滑动贯穿输送壳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输送壳的顶部设有用于筛选原料的筛选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用于碾碎原料的碾碎组件,所述输送壳的顶部设有用于清理筛板的清理组件,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称量的称量组件。
优选的,所述筛选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输送壳顶部的转动柱,且第一绞龙的转轴贯穿转动输送壳的顶部并和转动柱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的外壁设有弧形槽,所述筛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滑块,且连接滑块延伸至弧形槽内并和弧形槽滑动连接,在第一绞龙输送原料的同时,转动柱带动筛板上下滑动,对原料进行筛选,防止大颗粒原料进入箱体中,影响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环美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环美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3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