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切削高性能高速钢制造钢胚加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6182.7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晨阳 |
主分类号: | B08B7/04 | 分类号: | B08B7/04;B08B7/00;B08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削 性能 高速钢 制造 加工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易切削高性能高速钢制造钢胚加工系统,包括加工外壳、输送单元和夹持单元,所述加工外壳左端开设有投料口,且加工外壳下端右侧开设有出料口,输送单元设置在加工外壳内壁左侧,且加工外壳右侧内壁安装有夹持单元,敲击单元安装在夹持单元上侧;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的钢胚在进行除锈时,大部分是将钢胚放置于加热炉内进行集中加热,而采用集中加热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加热时间,且加热完成的钢胚在输送时需要增加工序,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目前的钢胚在进行除锈时基本上是采用人工刮除的方式,然而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工作中的工人易出现疲劳,影响除锈效果”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钢制造钢胚除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切削高性能高速钢制造钢胚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钢胚是钢铁生产行业中钢材的原始雏形,也可以说是钢铁建材的半成品;一般的钢铁建材,比如钢筋、钢板等都是由钢胚经过加热之后再经过强大的压力轧制而成的;高速钢制造钢胚的主要生产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炼钢炉铸成的铁水经过模具铸造成型;第二种是是原始的钢锭经过加热轧制加工成型;一般的钢胚在铸造完成之后,由于钢胚放置于空气中,因此钢胚表面会因为氧化的而出现锈层,由于钢胚表面的锈层贴附在钢胚表面,无法有效的完全刮除,因此在对其除锈时可以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对钢胚进行加热,使其表面的锈层膨胀,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除锈处理。
然而目前对高速钢制造钢胚进行除锈时存在以下难题:一、传统的钢胚在进行除锈时,大部分是将钢胚放置于加热炉内进行集中加热,而采用集中加热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加热时间,且加热完成的钢胚在输送时需要增加工序,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二、目前的钢胚在进行除锈时基本上是采用人工刮除的方式,然而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工作中的工人易出现疲劳,从而影响除锈效果,且工人在刮除锈迹时产生的灰尘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易切削高性能高速钢制造钢胚加工系统,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难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易切削高性能高速钢制造钢胚加工系统,包括加工外壳、输送单元和夹持单元,所述加工外壳左端开设有投料口,且加工外壳下端右侧开设有出料口,输送单元设置在加工外壳内壁左侧,且加工外壳右侧内壁安装有夹持单元,敲击单元安装在夹持单元上侧,其中:
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传动轴、联动轴、传动齿轮、输送带、支撑弹簧杆、支撑条、传动电机和加热组件,其中:传动轴和联动轴呈镜像转动设置在加工外壳内壁左侧,沿上传动轴和下传动轴后端套设有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且传动轴和联动轴之间通过输送带相连接,沿输送带外壁从前到后且周向均匀设置有支撑弹簧杆,沿支撑弹簧杆末端安装有支撑条,且输送带内部周向均匀且交错开设有固定槽和限位槽,传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加工外壳前端左侧,且传动电机与任意一个传动轴相连接,加热组件安装在固定槽内。
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支撑板、转轴、联动板、间歇电机、双向气缸、推杆、执行杆、夹持板和敲击组件,其中:支撑板安装在加工外壳中部内壁上,且支撑板中部开设有与投料口相配合的导向孔,转轴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撑板右端导向孔下侧,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加工外壳右端内壁上,间歇电机通过电机罩设置在加工外壳右端,且间歇电机输出轴与转轴相连接,沿转轴内侧壁设置有联动板,联动板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沿定位槽外壁左右对称开设有与其相连通的联动槽,联动槽外壁前后对称开设有滑移槽,其中双向气缸设置在定位槽内,沿双向气缸伸缩杆末端前后对称铰接有滑动设置在联动槽内的推杆,沿推杆内侧壁之间连接有收缩弹簧,且推杆末端铰接有滑动设置在滑移槽内的执行杆,执行杆末端连接有夹持板,敲击组件安装在加工外壳内壁联动板上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晨阳,未经陈晨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6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