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型栅的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7726.1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0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芯一代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423 | 分类号: | H01L29/423;H01L29/06;H01L29/10;H01L29/417;H01L29/78;H01L21/04;H01L21/336;H01L21/28 |
代理公司: | 厦门荔信律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82 | 代理人: | 杨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os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型栅的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N型衬底,P型阱区,N型轻掺杂区,P型重掺杂源/漏极区,N型重掺杂源/漏极区,高K绝缘区,栅极多晶硅区,栅极电极,第一源/漏极电极和第二源/漏极电极;其中N型衬底的中间设有I型栅结构,N型衬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设有P型阱区,P型阱区是以N型衬底的中心线上下对称,P型阱区上都设有N型轻掺杂区,N型轻掺杂区上都设有N型重掺杂源/漏极区,N型重掺杂源/漏极区连接有P型重掺杂源/漏极区;I型栅结构包括高K绝缘区和栅极多晶硅区,高K绝缘区上设有栅极多晶硅区,所述栅极多晶硅区上设有栅极电极,N/P型重掺杂源/漏极区上设有源/漏极电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功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型栅的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功率半导体器件是任何电子系统不可缺少的电子器件,其主要应用在各种电源和驱动负载上。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更新换代,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逐渐向实现节能、节材、环保和微型化等效益方面发展。
目前,传统的MOS器件有平面型MOS器件、槽栅型MOS器件、分裂栅型MOS器件和超结MOS器件。传统平面型VDMOS存在JFET区域,拥有JFET颈区电阻,会使沟道电阻所占比例明显增大;传统槽栅VDMOS可以消除传统平面栅VDMOS中存在的JFET区域,增大了器件的沟道密度,降低了器件的比导通电阻,但传统的槽栅VDMOS具有很大的栅漏交叠电容,影响了器件的电学性能;因此为了降低栅漏电容、改善槽栅VDMOS的电学性能,分裂栅结构被提出;传统的超结MOS器件虽然导通速度快和开关损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关注,但传统的超结MOS器件具有较大的栅沟道导通电阻;以上传统的MOS器件都是由一个整体栅极实现一个器件的运行,使得器件的结构单一。
碳化硅材料有着优异的电学性能,如较大的禁带宽度、较高的热导率、较高的电子饱和漂移速度以及较高的临界击穿电场,使其在高温、高频、大功率、抗辐射应用场合下成为十分理想的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在电力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大功率电子器件。
因此,亟待一种I型栅的MOS器件,可以实现一个栅极驱动两个MOS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I型栅的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利用SiC的耐高温、高临界电场和高热电导率等特性,对其进行MOS器件的制备;采用I型栅结构,可以实现一个栅极驱动两个MOS沟道的导通和截止;采用MOS器件的上、下源/漏电极,可以实现MOS器件的纵向工作;采用N型轻掺杂区,可以降低MOS器件的比导通电阻;采用高K绝缘区,可以提高MOS器件的耐压性能;采用I型栅结构两侧的MOS不同的掺杂浓度,可以实现同一栅极驱动不同MOS器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I型栅的MOS器件,所述器件包括:N型衬底,第一P型阱区,第二P型阱区,第一N型轻掺杂区,第二N型轻掺杂区,第一P型重掺杂源/漏极区,第二P型重掺杂源/漏极区,第一N型重掺杂源/漏极区,第二N型重掺杂源/漏极区,高K绝缘区,栅极多晶硅区,栅极电极,第一源/漏极电极和第二源/漏极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N型衬底的中间设有I型栅结构,所述N型衬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设有所述第一P型阱区和第二P型阱区,所述第一P型阱区是以所述N型衬底的中心线上下对称,所述第二P型阱区是以所述N型衬底的中心线上下对称,所述第一P型阱区和第二P型阱区与所述I型栅结构相接触,且所述第一P型阱区和第二P型阱区分别设置在所述I型栅结构的两侧,所述第一P型阱区上都设有所述第一N型轻掺杂区,所述第二P型阱区都设有所述第二N型轻掺杂区,所述第一N型轻掺杂区上都设有所述第一N型重掺杂源/漏极区,所述第一N型重掺杂源/漏极区在远离所述I型栅结构的一侧连接有第一P型重掺杂源/漏极区,所述第二N型轻掺杂区上都设有所述第二N型重掺杂源/漏极区,所述第二N型重掺杂源/漏极区在远离所述I型栅结构的一侧连接有第二P型重掺杂源/漏极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芯一代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芯一代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77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