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传输线接头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8078.1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若尾和正;加藤千秋;申洪淑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吉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永祥电脑配件(东莞)有限公司;日本山业商贸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405;H01R13/502;H01R13/633;H01R13/6581;H01R4/02;H01R24/64;H01R43/00;H01R43/02;H01R43/20;H01R43/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信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传输线 接头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网络传输线接头,包括一组金属针、胶芯,金属针与胶芯通过埋入射出成型连成一体;塑料弹片,弹片可达成接头使用过程中不会从插座上脱落;一扁平电缆夹,扁平电缆夹可按芯线排列顺序固定芯线;一内模胶芯,内模胶芯设置于扁平电缆夹与有外皮的传输线之间,将扁平电缆夹与传输线紧固成一体、一塑料上盖、一塑料下盖、一金属屏蔽壳、一具有多根芯线的网络传输线以及一传输线护套及其内模胶芯。本接头通过将传输线之芯线与接头金属针热压焊接的方式,来消除传统网络线接头之金属端子与芯线连接不良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传输线接头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RJ45连接器被广泛用作LAN等以太网中的通信用连接器。带连接器LAN线缆将8芯4组的TP线缆与RJ45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并通过将RJ45连接器插头插入在计算机、Web相机、交换集线器、无线LAN接入点、IP电话等数据设备设置的插口,以进行通信设备间的信号收发。
这样,作为具备RJ45连接器的LAN线缆逐渐被广泛用于通信设备间的信号收发理由,可以列举连接器以及插头使用世界通用的规格从而容易在世界上的任意地方获得,在一根线缆中包括8极8芯的信号线等。因此,具备RJ45连接器的LAN线缆最适合用作通信线缆。
除此之外,近年来使用该LAN线缆向通信信号供给直流电流的所谓POE(PowerOver Ethernet)也在逐渐普及,且向这些数据设备供电。
通常,如日本特开2014-235902号公报所示的专利,连接器接头的针与芯线的连接是通过在将TP线缆插入连接器接头的状态下铆压实现的。即,通过将插入芯线后的连接器接头铆压,8根针同时被较深地压入连接器接头内,且通过各个针的上端的锐利的前端部刺入TP线缆的芯线,以使电线的芯线与针压接。
如上述专利所公开的那样,在将该LAN线缆用作信号线或者POE的电传线的情况下,线缆与连接器接头之间的接触不良会成为问题。近年来,作为LAN线缆,例如28-32AWG以上的细线的线缆的需求增大,特别地,在将LAN线缆用作通信设备的信号线的情况下,该期望很大。细线的TP线缆使用芯线也较细的线缆,从而在铆压接头时,存在芯线切断而断线的风险。
另外,在将LAN线缆用作通信设备的信号线时,LAN线缆的连接器所连接的电子设备在移动状态下使用的情况也增加。因此,还存在TP线缆接头被向远离连接器的方向牵拉的情况,从而还存在更容易断线的问题,影响网络传输线接头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传输线接头,该连接头可以实现达成与金属针间的稳固连接,减少甚至避免断线问题的出现,延长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络传输线接头,包括金属针和线缆,还包括金属针胶芯、盖体和弹片;金属针包括四组;每组包括上下交错设置的两个金属针;四组金属针并列设置;四组金属针分别与金属针胶芯连接;盖体设于金属针胶芯四周;金属针胶芯一端与线缆连接,另一端与弹片连接。
进一步,金属针与金属针胶芯通过埋入射出成型的方式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盖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分别位于金属针胶芯上下两端。
进一步,还包括金属屏蔽壳,金属屏蔽壳设于盖体外部。
进一步,还包括扁平电缆夹,扁平电缆夹与电缆的芯线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芯线内模胶芯,芯线内模胶芯位于扁平电缆夹与线缆且与线缆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接头护套,接头护套与金属屏蔽壳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接头护套内模胶芯,接头护套内模胶芯位于接头护套内且两端分别与线缆连接。
进一步,扁平电缆夹设有复数个用以放置芯线的芯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吉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永祥电脑配件(东莞)有限公司;日本山业商贸株式会社,未经永吉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永祥电脑配件(东莞)有限公司;日本山业商贸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8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