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对卷将铜箔蚀薄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2273.1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6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谢安;孙东亚;杨亮;曹春燕;李月婵;曹光;卢向军;周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C23F1/18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陈远洋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箔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1.一种卷对卷将铜箔蚀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铜箔片以粘着方式贴附于基板之上,以形成正、背面的铜箔层;
对所述铜箔层的正面四周进行封胶保护;
在所述经封胶保护后的铜箔层上均匀喷洒预先配置的蚀刻液;
基于所述蚀刻液,采用卷对卷方式,将所述均匀喷洒蚀刻液后的铜箔层蚀薄达到所需要的铜箔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对卷将铜箔蚀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铜箔层的正面进行封胶保护,包括:
采用紫外固化胶方式,对所述铜箔层的正面进行封胶保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对卷将铜箔蚀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蚀刻液,采用卷对卷方式,将所述均匀喷洒蚀刻液后的铜箔层蚀薄达到所需要的铜箔厚度,包括:
基于所述蚀刻液,在所述蚀刻液的表面贴湿膜,所述湿膜包括第一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凹槽,采用将所述多个第一凹槽蚀刻到所述均匀喷洒蚀刻液后的铜箔层所需要的铜箔厚度位置的方式,将所述均匀喷洒蚀刻液后的铜箔层蚀薄达到所需要的铜箔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对卷将铜箔蚀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蚀刻液,采用卷对卷方式,将所述均匀喷洒蚀刻液后的铜箔层蚀薄达到所需要的铜箔厚度之后,还包括:
清理所述经蚀薄达到所需要的铜箔厚度后的铜箔层上多余的蚀刻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对卷将铜箔蚀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所述经蚀薄达到所需要的铜箔厚度后的铜箔层上多余的蚀刻液,包括:
采用氢氧化钠碱性脱膜的方式,清理所述经蚀薄达到所需要的铜箔厚度后的铜箔层上多余的蚀刻液。
6.一种卷对卷将铜箔蚀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贴附模块、封胶模块、喷洒模块和蚀薄模块;
所述贴附模块,用于将铜箔片以粘着方式贴附于基板之上,以形成正、背面的铜箔层;
所述封胶模块,用于对所述铜箔层的正面四周进行封胶保护;
所述喷洒模块,用于在所述经封胶保护后的铜箔层上均匀喷洒预先配置的蚀刻液;
所述蚀薄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蚀刻液,采用卷对卷方式,将所述均匀喷洒蚀刻液后的铜箔层蚀薄达到所需要的铜箔厚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对卷将铜箔蚀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胶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紫外固化胶方式,对所述铜箔层的正面进行封胶保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对卷将铜箔蚀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蚀薄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蚀刻液,在所述蚀刻液的表面贴湿膜,所述湿膜包括第一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凹槽,采用将所述多个第一凹槽蚀刻到所述均匀喷洒蚀刻液后的铜箔层所需要的铜箔厚度位置的方式,将所述均匀喷洒蚀刻液后的铜箔层蚀薄达到所需要的铜箔厚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对卷将铜箔蚀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对卷将铜箔蚀薄的装置,还包括:
清理模块;
所述清理模块,用于清理所述经蚀薄达到所需要的铜箔厚度后的铜箔层上多余的蚀刻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对卷将铜箔蚀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模块,具体用于:
采用氢氧化钠碱性脱膜的方式,清理所述经蚀薄达到所需要的铜箔厚度后的铜箔层上多余的蚀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22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