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3360.9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嬿蕾;王巨丰;贾征浩;李浩;郭克竹;金鑫;段小嬿;骆耀敬;陈宇宁;谭思源;杨子童;李庆一;王晓蕾;张镱义;卢杨;何琪文;宋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雷闪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08 | 分类号: | H01T1/08;H01T1/02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邓世江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电爆轰波灭弧 浪涌 抑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7),绝缘壳体(7)的顶端设置有反冲口(11),反冲口(11)处设置有反冲口电极(10),绝缘壳体(7)内设置有反冲管存储孔(8)、上端储液槽(12)和下端储液槽(14),上端储液槽(12)设置在反冲管存储孔(8)的上方,下端储液槽(14)设置在反冲管存储孔(8)的下方,反冲管存储孔(8)内设置有反冲管(9),上端储液槽(12)、反冲管(9)内部和下端储液槽(14)连通,且设置有绝缘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端储液槽(14)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底部电极(15),底部电极(15)接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冲管(9)包括陶瓷管体(1)、顶部套盖板(2)、固定装置(4)、底部套盖板(5)和绝缘覆盖层(6),顶部套盖板(2)设置在陶瓷管体(1)的顶部,底部套盖板(5)设置在陶瓷管体(1)的底部,固定装置(4)穿过顶部套盖板(2)和底部套盖板(5),并固定设置,绝缘覆盖层(6)设置在陶瓷管体(1)的外侧,顶部套盖板(2)上设置有反冲喷孔,底部套盖板(5)与外部金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陶瓷管体(1)内部设置为中空的圆柱结构,陶瓷管体(1)的内部中空孔与反冲喷孔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顶部套盖板(2)包括顶盖板套盖(2.1)和顶盖板沿边(2.2),顶盖板套盖(2.1)设置为向上凹陷结构,顶盖板沿边(2.2)设置在顶盖板套盖(2.1)的底部侧边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4)设置为绝缘螺杆,顶盖板沿边(2.2)和底部套盖板(5)上均设置有相同数量和大小的螺孔,绝缘螺杆穿过螺孔并设置螺母(3)拧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覆盖层(6)设置为环氧树脂层,覆盖在绝缘螺杆、螺母(3)、顶盖板沿边(2.2)和底部套盖板(5)上,并包合陶瓷管体(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弧击穿上端储液槽(12)、反冲管(9)内部和下端储液槽(14)时,电弧预击穿绝缘液体的瞬间,由于雷电弧冲击时间极短,液体无法瞬时发生变形和位移,发生液电爆轰效应,反冲灭弧压力峰值与冲击陡度电弧预击穿时间同步,冲击电弧在刚形成时立即被截断,电弧导通液体后,电弧和液体进行热交换产生电液热交换效应,电弧热产生的液体气泡和热蒸发效应存储动能,持久释放灭弧压力,液电爆轰效应和电液热交换效应产生的向下的冲击波被反冲管(9)的底部反射回来形成冲击波正反射效应进行灭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雷闪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雷闪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3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