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3360.9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嬿蕾;王巨丰;贾征浩;李浩;郭克竹;金鑫;段小嬿;骆耀敬;陈宇宁;谭思源;杨子童;李庆一;王晓蕾;张镱义;卢杨;何琪文;宋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雷闪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08 | 分类号: | H01T1/08;H01T1/02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邓世江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电爆轰波灭弧 浪涌 抑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及方法,属于防雷灭弧技术领域,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反冲口,反冲口处设置有反冲口电极,绝缘壳体内设置有反冲管存储孔、上端储液槽和下端储液槽,上端储液槽设置在反冲管存储孔的上方,下端储液槽设置在反冲管存储孔的下方,反冲管存储孔内设置有反冲管,上端储液槽、反冲管内部和下端储液槽连通,且设置有绝缘液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雷灭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雷电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危害极大,随着电网规模的日渐庞大,低压配电网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配电网的耐雷水平比较低,当遭受雷击时,浪涌抑制器会频繁动作以消除雷电过电压。在频繁动作过程中,浪涌抑制器容易损坏,故障率升高,长久使用会逐渐失去保护作用。浪涌抑制器的动作阈值很低,当相邻地区遭受雷击时,就会在浪涌抑制器上形成电流、电压、热量的叠加,即把空间上的叠加转换成时间上的叠加,使得装置耐受雷电冲击的能力降低,进而加剧装置保护作用的恶化。浪涌抑制器在多重雷击作用下易造成装置残压超标,装置内的热量不断叠加,易造成热击穿,进而导致硬短路,造成被保护设备损坏。
现有的浪涌抑制器一般采用三级防雷标准,安装数量庞大,当发生故障时,故障点难以查找,导致大量的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抗雷电冲击性强、残压和热量不超标的绝缘油浪涌抑制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配电网遭受雷击时,在电力线路上会产生雷击过电压并在电力线缆周围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造成线路上产生浪涌电压,并沿着线路进入设备的输入端口,对电子设备和建筑物造成危害的技术问题。利用电弧在液体内放电产生的液电效应,对雷击电流幅值大小进行衰减,然后再通过与绝缘油的配合熄灭电弧,避免发生热击穿,造成短路。
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反冲口,反冲口处设置有反冲口电极,绝缘壳体内设置有反冲管存储孔、上端储液槽和下端储液槽,上端储液槽设置在反冲管存储孔的上方,下端储液槽设置在反冲管存储孔的下方,反冲管存储孔内设置有反冲管,上端储液槽、反冲管内部和下端储液槽连通,且设置有绝缘液体。
进一步地,下端储液槽的底部内侧设置有底部电极,底部电极接地设置。
进一步地,反冲管包括陶瓷管体、顶部套盖板、固定装置、底部套盖板和绝缘覆盖层,顶部套盖板设置在陶瓷管体的顶部,底部套盖板设置在陶瓷管体的底部,固定装置穿过顶部套盖板和底部套盖板,并固定设置,绝缘覆盖层设置在陶瓷管体的外侧,顶部套盖板上设置有反冲喷孔,底部套盖板与外部金具连接。
进一步地,陶瓷管体内部设置为中空的圆柱结构,陶瓷管体的内部中空孔与反冲喷孔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顶部套盖板包括顶盖板套盖和顶盖板沿边,顶盖板套盖设置为向上凹陷结构,顶盖板沿边设置在顶盖板套盖的底部侧边上。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设置为绝缘螺杆,顶盖板沿边和底部套盖板上均设置有相同数量和大小的螺孔,绝缘螺杆穿过螺孔并设置螺母拧紧设置。
进一步地,绝缘覆盖层设置为环氧树脂层,覆盖在绝缘螺杆、螺母、顶盖板沿边和底部套盖板上,并包合陶瓷管体。
一种液电爆轰波灭弧浪涌抑制装置的方法,当电弧击穿上端储液槽、反冲管内部和下端储液槽时,电弧预击穿绝缘液体的瞬间,由于雷电弧冲击时间极短,液体无法瞬时发生变形和位移,发生液电爆轰效应,反冲灭弧压力峰值与冲击陡度电弧预击穿时间同步,冲击电弧在刚形成时立即被截断,电弧导通液体后,电弧和液体进行热交换产生电液热交换效应,电弧热产生的液体气泡和热蒸发效应存储动能,持久释放灭弧压力,液电爆轰效应和电液热交换效应产生的向下的冲击波被反冲管的底部反射回来形成冲击波正反射效应进行灭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雷闪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雷闪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3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