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数据校正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7123.X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7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星;张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15 | 分类号: | G06F16/215;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胡晓静 |
地址: | 1000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网膜 神经纤维 数据 校正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数据校正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受试者的RNFL实测数据及受试者属性信息;受试者属性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眼轴长度、黄斑视盘夹角度数、Gamma弧宽度、Beta弧宽度和Bruchs膜开口平均直径;根据受试者属性信息,确定各RNFL实测数据对应的补偿量;利用各RNFL实测数据对应的补偿量,对RNFL实测数据进行校正,得到对应的目标RNFL数据。上述方案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受试者实际的身体状况,对测得的原始RNFL实测数据进行校正,以得到符合受试者实际情况的目标RNFL数据,提高了RNFL数据的可靠性,为提高RNFL分布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数据校正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是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简称:RNFL)成像的主要手段,通过测量RNFL数据,对RNFL缺损进行评估,进而判断当前受试者RNFL分布是否正常。
但是,由于受某些身体因素的影响,RNFL分布实际正常的受试者的实测RNFL数据也可能偏离正常值,即目前测得的RNFL数据的可靠性较低,不利于保障RNFL分布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数据校正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测得的RNFL数据的可靠性较低等缺陷。
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数据校正方法,包括:
获取受试者的RNFL实测数据及受试者属性信息;其中,所述受试者属性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眼轴长度、黄斑视盘夹角度数、Gamma弧宽度、Beta弧宽度和Bruchs膜开口平均直径;
根据所述受试者属性信息,确定各RNFL实测数据对应的补偿量;
利用所述各RNFL实测数据对应的补偿量,对所述RNFL实测数据进行校正,以得到对应的目标RNFL数据。
可选的,所述RNFL实测数据至少包括颞上峰厚度、鼻上峰厚度、颞下峰厚度、颞下峰厚度与颞上峰厚度比、颞上峰位置、鼻上峰位置、颞下峰位置及颞上峰与颞下峰之间的夹角度数,所述获取受试者的RNFL实测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受试者的RNFL扫描图像;
从所述RNFL扫描图像对应的上半视野0°-120°中筛选颞上峰厚度,将所述颞上峰厚度对应的视野度数,确定为所述颞上峰位置;
从所述RNFL扫描图像对应的上半视野120°-180°中筛选鼻上峰厚度,将所述鼻上峰厚度对应的视野度数,确定为所述鼻上峰位置;
从所述RNFL扫描图像对应的下半视野250°-360°中筛选颞下峰厚度;将所述颞下峰厚度对应的视野度数,确定为所述颞下峰位置。
可选的,当所述RNFL实测数据包括颞上峰厚度、鼻上峰厚度和颞下峰厚度时,所述根据所述受试者属性信息,确定各RNFL实测数据对应的补偿量,包括:
根据所述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和眼轴长度,确定颞上峰厚度补偿量;
根据所述受试者的眼轴长度、Gamma弧宽度和Beta弧宽度,确定鼻上峰厚度补偿量;
根据所述受试者的年龄和眼轴长度,确定颞下峰厚度补偿量。
可选的,当所述RNFL实测数据包括颞下峰厚度与颞上峰厚度比时,所述根据所述受试者属性信息,确定各RNFL实测数据对应的补偿量,包括:
根据所述受试者的黄斑视盘夹角度数、性别和Gamma弧宽度,确定颞下峰厚度与颞上峰厚度比补偿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71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后排屑辊雕机
- 下一篇: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