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铁路车站最高聚集人数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7740.X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7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钟绍林;帅斌;廖时元;吴文伟;许旻昊;廉志斌;尹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10/04;G06Q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杨浩林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铁路 车站 最高 聚集 人数 估计 方法 | ||
1.一种高速铁路车站最高聚集人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高速铁路车站基础属性以及客车开行方案,建立数据库;
S2、确定新建车站的基础属性,并将新建车站以及数据库的基础属性均归一化处理;
S3、根据归一化后的基础属性,获取数据库各车站与新建车站的差异度;
S4、选取差异度最低的前N个车站,并对前N个车站进行筛选,得到新建车站的相似车站;其中,所述对前N个车站进行筛选的具体方法为:
S4.1、获取前N个车站中高速列车与普速列车的第一比值始发列车与途径列车的第二比值以及长途列车与短途列车的第三比值
S4.2、分别求取第一比值第二比值和第三比值的平均值为第一平均值xDP、第二平均值xST和第三平均值xCD;
S4.3、分别求取第一比值第二比值和第三比值的标准差为第一标准差σ1、第二标准差σ2和第三标准差σ3;
S4.4、判断前N个车站是否有车站存在或若是,则将对应车站剔除,得到相似车站,否者将前N个车站均作为相似车站;
S5、选取M个相似车站并计算其最高聚集人数,获取新建车站最高聚集人数的合理区间,完成高速铁路车站最高聚集人数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车站最高聚集人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基础属性包括车站日发送列车总数、车站属地类型、车站地理位置、车站对应城市常住人口、车站对应城市城镇化率、车站对应城市常驻人口密度、车站对应城市人均GDP以及车站对应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所述步骤S1中客车开行方案包括列车车次、列车发站编号、列车始发站编号、列车终到站编号、列车类型、列车运行里程、列车发车时刻以及列车运行耗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铁路车站最高聚集人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差异度具体为:
其中,Si表示数据库中第i个车站与新建车站的差异度,i=1,2,...,I,I表示数据库中车站总数,Gim表示数据库中第i个车站的基础属性m的归一化数据,Gnsm表示新建车站的基础属性m的归一化数据,ωm表示基础属性m的权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铁路车站最高聚集人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计算相似车站的最高聚集人数的方法具体为:
S5.1、确定相似车站中各列车的乘车人数;
S5.2、确定相似车站中各列车旅客提前到站候车的时间分布密度函数;
S5.3、根据乘车人数和时间分布密度函数获取第k列车在t时刻已经到达相似车站的到站人数;
S5.4、获取第k列车在t时刻离开相似车站的离站人数;
S5.5、根据到站人数和离站人数获取相似车站的最高聚集人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铁路车站最高聚集人数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1具体为:
S5.1.1、将相似车站对应的发站属地类型、列车类型、始发途径类型、列车里程类型、常住人口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类型进行编码;
S5.1.2、将步骤S5.1.1中所有编码进行融合,得到相似车站对应的列车多属性融合编码;
S5.1.3将列车多属性融合编码与数据库中车站的列车多属性融合编码进行对比,选取与相似车站的列车多属性融合编码一致的列车,将选取列车的乘车人数作为相似车站中列车乘车人数估计值,结合列车的多重属性设定相似车站中列车乘车人数的波动系数,将列车乘车人数估计值乘以波动系数,得到相似车站中列车乘车人数的参考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77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