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核桃自动剥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7800.8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龙;邓杨勇;田玮;陈龙;栾澈;华海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8 | 分类号: | B02C15/08;B02C23/14;A23L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王婷婷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核桃 自动 剥壳 方法 | ||
1.一种山核桃自动剥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待处理的干燥的山核桃籽,所述山核桃籽包括果壳、果仁;
将所述山核桃籽置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溶液中且煮制第一预设时长,并对在煮制过程中对山核桃籽的表面进行上色处理,以得到第一预制品;
对所述第一预制品进行降温以及表面干燥处理,得到第二预制品;
将所述第二预制品置于第一预设湿度和第二预设温度的环境中,并静置第二预设时长,以使所述第二预制品内的果仁吸取水分,得到第三预制品;
将所述第三预制品进行破壳加工,得到第四预制品;
筛除所述第四预制品中碎果仁和碎果壳,得到第五预制品;
色选第五预制品,以将第五预制品中的果壳、果壳和果仁未分离的颗粒以及坏果仁选除,得到第六预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核桃自动剥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将所述山核桃籽置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溶液中且煮制第一预设时长,并对在煮制过程中对山核桃籽的表面进行上色处理,以得到第一预制品”中;
将所述溶液与铁离子前驱体混合,以得到含有铁离子的上色溶液;所述山核桃干籽置于所述上色溶液内煮制,以使所述山核桃籽的果壳表面上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核桃自动剥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离子前驱体为铁锅,所述山核桃籽于所述铁锅内煮制上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核桃自动剥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范围为95℃-100℃;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范围为20min-4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核桃自动剥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对所述第一预制品进行降温以及表面干燥处理,得到第二预制品”中,所述第一预制品降温至10℃-3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核桃自动剥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范围为36h-48h,所述第二预设温度10℃-35℃;所述第一预设湿度为80%RH-90%R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核桃自动剥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将所述第三预制品进行破壳加工,得到第四预制品”中,破壳加工的具体步骤包括:
一次破壳,采用破壳设备挤压所述第三预制品,以使果壳破裂;
二次破壳,采用离心裂壳设备,将果壳破裂的山核桃籽进行高速旋转,以使果壳破裂的山核桃籽碰撞分裂成瓣状颗粒;
三次破壳,采用转笼式破壳分离设备,旋转摩擦瓣状颗粒,以分离瓣状颗粒的果壳和果仁,得到果壳、果仁、果壳和果仁未分离的瓣状颗粒、未分瓣的山核桃籽混合的第四预制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山核桃自动剥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筛出所述第四预制品中未分瓣的山核桃籽,对未分瓣的山核桃籽重复进行步骤“二次破壳”和步骤“三次破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核桃自动剥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筛除所述第四预制品中碎果仁和碎果壳,得到第五预制品”中,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筛分设备筛除所述第四预制品中碎果仁、碎果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山核桃自动剥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筛除所述第四预制品中碎果仁和碎果壳,得到第五预制品”中,还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风选设备,选除所述第四预制品中分离的碎果壳,得到所述第五预制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核桃自动剥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第六预制品进行人工筛选/分离,以剔除第六预制品中的果仁和果壳未分离的颗粒,得到果仁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78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