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8832.X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0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郝罗;吴映雪;李晓;申凯建;申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丰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40 | 分类号: | A23L27/40;A23L33/21;A23L33/22;A23L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悦;何渊 |
地址: | 644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溶性 膳食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可溶性膳食纤维盐,属于调味品领域,该竹盐包括结晶盐、抗结剂,结晶盐由可溶性膳食纤维液与食盐按质量比3~5:1混合制得。笋头烘干粉碎,以复合酶酶解90min,结束后灭酶处理,再过滤,所得滤渣即笋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所得滤液即为笋头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液,向滤液中加入食盐,混合溶解,再将混合盐溶液蒸干,即得一种竹可溶性膳食纤维盐。本发明将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在液态时便与盐直接混合,打破了常规使用SDF时需干燥成固态粉末状再进行使用的局限,节约能源。同时一改既往食用盐加入亚铁氰化钾作为抗结剂带来的不安全性,以超微粉碎竹叶粉制备食用盐,不仅能赋予食盐抗氧化特性,同时起到抗结作用,食用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调味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竹可溶性膳食纤维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竹(
膳食纤维作为“第七大营养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膳食纤维+”食品也越来越多,膳食纤维乳制品、饮料、焙烤食品等层出不穷,而竹叶通常以竹叶提取物的形式应用于肉制品、焙烤食品等,将膳食纤维应用于调味品目前较少。此外,调味品行业长期存在模仿跟风现象,大多数调味品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上投入较低,市场整体产品结构单一,主要调味品企业间的产品结构十分相近,缺乏创新与突破。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膳食纤维为主的功能性食盐,综合了竹叶、竹笋、盐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能打破调味品产品结构单一的桎梏,开发新型盐类产品;另一方面通过行业耦合,提升竹资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可溶性膳食纤维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
一种竹可溶性膳食纤维盐,包括:
结晶盐以及抗结剂;
所述结晶盐与抗结剂的质量比为18~20:1。
进一步的,所述结晶盐由可溶性膳食纤维液与食盐按质量比3~5:1混合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抗结剂为竹叶粉;
所述竹叶粉由如下方法制得:
竹叶洗净晾干;
经液氮超微粉碎;
过100目筛,即得竹叶粉。
进一步的,所述可溶性膳食纤维液按照如下方法制得:
笋头预处理制成笋头粉备用;
笋头粉复合酶解并过滤分离滤渣及滤液;
所得滤液即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液。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酶解包括:
向笋头粉中加水混合;
向混合液中加入复合酶;
所述复合酶包括等质量的木瓜蛋白酶(2000 u/mg)、α-淀粉酶(4000 u/g)与纤维素酶(10000 u/mg);
所述笋头粉与水的料液比为(g/mL)1:20。
进一步的,所述加酶量为笋头粉质量的1.5%~2%;所述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1~2h。
进一步的,所述酶解结束还包括灭酶处理;
所述灭酶温度为100℃,灭酶时间为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丰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丰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88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