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压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9636.4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庞聪雅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检测 电路 | ||
1.一种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带隙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其用于产生带隙基准电压BG,其包括运算放大器OP、双极型晶体管Q1、双极型晶体管Q2、双极型晶体管Q3和双极型晶体管Q4,第一电流源I1和第二电流源I2,
第一分压电路,其基于受检输入电压产生第一检测电压;
第二分压电路,其基于所述受检输入电压产生第二检测电压;
第一比较器Comp1,其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带隙基准电压BG,其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检测电压;
第二比较器Comp2,其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带隙基准电压BG,其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二检测电压,
所述带隙基准电压产生电路还包括电阻R1、R2和R3,
第一电流源I1给双极型晶体管Q1提供电流,
第二电流源I2给双极型晶体管Q2提供电流,
电阻R1连接于连接节点BG和连接节点A之间,
电阻R2连接于连接节点BG和连接节点E之间,
所述运算放大器OP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连接节点A相连,其第二输入端与所述连接节点E相连,
电阻R3连接于所述连接节点B和连接节点A之间,所述连接节点B连接至双极型晶体管Q3,
连接节点E连接至双极型晶体管Q4;
双极型晶体管Q1和双极型晶体管Q3层叠,双极型晶体管Q2和双极型晶体管Q4层叠,使得电阻R3上的压差等于(Vbe2-Vbe1)+(Vbe4-Vbe3),其中Vbe2为双极型晶体管Q2的基极-发射极压差,Vbe1为双极型晶体管Q1的基极-发射极压差,Vbe3为双极型晶体管Q3的基极-发射极压差,Vbe4为双极型晶体管Q4的基极-发射极压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隙基准电压产生电路还包括MOS晶体管MP1,
所述MOS晶体管MP1的第一连接端与输入电压端VIN相连,其控制端与运算放大器OP的输出端相连,其第二连接端与连接节点BG相连;所述双极型晶体管Q3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连接节点B相连,其第二连接端接地,其控制端与所述连接节点G相连;所述第一电流源I1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压端VIN相连,其输出端与所述连接节点G相连;所述双极型晶体管Q1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连接节点G相连,其第二连接端和其控制端均接地;所述双极型晶体管Q4的第一连接端与连接节点E相连,其第二连接端接地,其控制端与连接节点F相连;所述第二电流源I2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压端VIN相连,其输出端与所述连接节点F相连;所述双极型晶体管Q2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连接节点F相连,其第二连接端和其控制端均接地,
其中,所述连接节点BG上的电压为带隙基准电压B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电压端VIN的电压为电芯电压;
所述输入电压端VIN的电压被称为受检输入电压,
所述MOS晶体管MP1为PMOS晶体管,所述MOS晶体管MP1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控制端分别为PMOS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和栅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极型晶体管Q1、Q2、Q3和Q4为PNP双极型晶体管,所述双极型晶体管Q1、Q2、Q3和Q4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控制端分别为所述PNP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集电极和基极;
所述双极型晶体管Q1的发射极面积大于所述双极型晶体管Q2的发射极面积,所述双极型晶体管Q3的发射极面积大于所述双极型晶体管Q4的发射极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96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式内螺纹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程扩散片及其设计、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