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连杆偏心圆式发动机变压缩比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3108.6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7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铭;蔡琳滢;姜东;王宝来;袁鑫;李泓焘;戴羽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75/04 | 分类号: | F02B75/04;F02D15/00;F16C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丽萍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偏心 发动 机变 压缩比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连杆偏心圆式发动机变压缩比机构,包括偏心件,该偏心件具有一个曲轴轴承孔,与曲轴连接;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具有偏心件轴承孔、第二连杆销轴承孔及支撑架固定螺栓孔;通过支撑架固定螺栓孔将支撑架固定在第一连杆上;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具有两个销轴承孔,用于同第一连杆与活塞杆连接;第二连杆的杆身上具有一个滑槽,用于使支撑架在其上滑动;活塞杆,其与第二连杆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销轴承孔,在另一端设有一个轴向的活塞连接孔;活塞,该活塞的底部开有与活塞杆连接的梯形螺纹孔。本发明可减小用于生产往复活塞式内燃发动机的耗费,通过改变发动机压缩比使发动机在不同负荷工况下都具有好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连杆偏心圆式发动机变压缩比机构。
背景技术
压缩比是发动机的重要参数,表示气体的压缩程度,是指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的气缸容积与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的气缸容积之比。提高压缩比将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内燃机凭借其机动性良好,热效率高,功率、转速范围广,高寿命等优点,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较好的表现。但由于日益严重能源危机问题,迫使着的内燃机必须做出改变。为了更好的应对能源问题和人们的需求,未来的内燃机将着重在提高机械效率,降低燃烧消耗率,改善排放性能等方面上。但一般的内燃机无法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性能。且在怠速、冷启动等部分工况,发动机无法充分燃烧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其中,可变压缩比技术具有改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发展潜力。随着发动机可变压缩比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景象。
对于一般发动机来说,增大压缩比,可以提高燃烧时间,释放更多的能量,从而输出较大的功率,改善发动机性能。但压缩比过大时,不仅不会改善燃烧情况,还会造成“爆燃”和“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燃烧现象,增加发动机的机械负荷及热负荷,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而可变压缩比技术是指当发动机处于不同工况时,其压缩比也不同,时刻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萨博的SVC可变压缩比方案,是通过改变燃烧室容积来改变压缩比。该发动机的气缸盖和气缸体由一组摇臂连接,摇臂在ECU的控制下可改变一定的角度,从而改变燃烧室体积,改变压缩比。但由于多了一组摇臂,所以需要增加一套冷却系统、橡胶密封装置等。
韩国现代提出在汽缸盖上增加一个带可移动副活塞的可变腔的方案,但容易产生密封问题,对燃烧室的不合理改变会导致放热损失急剧增加,降低热效率。
目前国内外发动机可变压缩比的实现有很多的技术方案和相关专利,大多存在以下问题:
1、增大了连杆机构的惯性力,无法实现原有平衡。
2、改变了燃烧室的形状,使得混合气体的燃烧特性受到影响。
3、使零件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加工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连杆偏心圆式发动机变压缩比机构,减小用于生产往复活塞式内燃发动机的耗费,其中连杆的有效长度是可调节地可变的,通过改变发动机压缩比使发动机在不同负荷工况下都具有好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连杆偏心圆式发动机变压缩比机构,包括偏心件,该偏心件具有一个曲轴轴承孔,与曲轴连接;第一连杆,该第一连杆具有偏心件轴承孔、第二连杆销轴承孔及支撑架固定螺栓孔,通过偏心件轴承孔与所述偏心件连接;通过第二连杆销轴承孔与第二连杆连接;通过支撑架固定螺栓孔将支撑架固定在第一连杆上;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具有两个销轴承孔,分别位于第二连杆的大头与小头处,用于同所述第一连杆与活塞杆连接;第二连杆的杆身上具有一个滑槽,用于使支撑架在其上滑动;活塞杆,其与第二连杆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销轴承孔,在另一端设有一个轴向的活塞连接孔;活塞,该活塞的底部开有与所述活塞杆连接的梯形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1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模量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门禁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