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纱纤维束染色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3775.4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超 |
主分类号: | D06B3/02 | 分类号: | D06B3/02;D06B23/04;D06B23/00;D06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纱 纤维 染色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纤维束染色工艺,该纺纱纤维束染色工艺采用如下纺纱纤维束染色装置,该纺纱纤维束染色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槽轮机构、支撑柱、执行机构、翻挡机构、传输机构、L形箱和隔板,底座上端面通过支撑架设置有槽轮机构,槽轮机构下端通过支撑柱穿过支撑架安装在底座上端,支撑柱上端设置有执行机构,底座上端面位于执行机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翻挡机构和传输机构,底座上端面的前侧以及右侧设置有L形箱,L形箱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在对纺纱纤维束进行染色的过程中存在的:从染色池内向上捞纺纱纤维束的效率较低;浸染以及离心脱水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纺纱纤维束之间发生缠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纱纤维束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纺纱就是把许多动植物纤维依次进行搅拌混合、静置、梳理和搓捻分线后得到的线或者纱,当这些线被卷绕后形成麻花状结构后则被成为纺纱纤维束,这些纺纱纤维束可进行后续加工最后用来织布。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布材质所制造的物品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然而布的颜色则是在织布前就被染上的,且染色工序通常是在搅拌混合之后或者被卷绕成麻花状结构之后,在将卷绕成麻花状结构的纺纱纤维束进行染色的过程中,由于其麻花状结构较为松散所以容易导致其在染色的过程中发生缠绕,因此对纺纱纤维束进行染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有技术在对纺纱纤维束进行染色的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通常需要手动将染色池内的纺纱纤维束取出,再将其周转至脱水机械内进行脱水,然而从染色池内向上捞纺纱纤维束的过程效率较为低下,且在周转完成染色的纺纱纤维束的过程中,纺纱纤维束内含有的染料容易向下滴落,从而造成了对染料的浪费;
2.现有技术通常是一次性对大批量的纺纱纤维束同时进行浸染以及离心搅拌脱水,然而此过程容易导致纺纱纤维束发生缠绕,从而提高了对纺纱纤维束进行染色加工的不良比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纱纤维束染色工艺,该纺纱纤维束染色工艺采用如下纺纱纤维束染色装置,该纺纱纤维束染色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槽轮机构、支撑柱、执行机构、翻挡机构、传输机构、L形箱和隔板,底座上端面通过支撑架设置有槽轮机构,槽轮机构下端通过支撑柱穿过支撑架安装在底座上端面上,且支撑柱与底座之间为转动配合,支撑柱上端设置有执行机构,底座上端面位于执行机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翻挡机构和传输机构,底座上端面上位于执行机构下方的前侧以及右侧设置有L形箱,且L形箱的中部设置有隔板,其中:
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Y形板、复位拉簧杆、滑动块、转动杆、锥齿轮、转动电机、转动板、夹持支链和磁吸定位支链,支撑柱外侧面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Y形板,Y形板远离支撑柱一端下侧均对称开设有矩形滑槽,矩形滑槽上侧壁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复位拉簧杆,复位拉簧杆下端均设置有滑动块,且滑动块与Y形板之间为上下滑动配合,滑动块的中部均通过转动配合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相背侧均设置有锥齿轮,且相邻的锥齿轮之间相啮合,左右两侧锥齿轮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均通过电机座分别安装在前后两侧的滑动块上,转动杆的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转动板,转动板上端均为非金属材质,转动板下端均为铁材质,且转动板的相对侧面上位于铁材质的一侧均设置有夹持支链,且底座上端以及支撑架下端设置有与夹持支链相对应的磁吸定位支链;
采用该纺纱纤维束染色装置染色纺纱纤维线束时包括如下步骤:
S1、纺纱纤维束生产:对纺纱纤维线束的生产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然后依次对其进行静置、梳理、搓捻分线和卷绕,从而得到麻花状结构的纺纱纤维束;
S2、装置检查:在启用纺纱纤维束染色装置前,对本装置进行运行前的常规检查;
S3、放置染色:将纺纱纤维束放置在执行机构左侧的夹持支链之间,然后槽轮机构带动执行机构进行顺时针九十度间歇性旋转,使得执行机构能够带动位于其前侧的纺纱纤维束进行浸染,且每当执行机构转动后都再次往执行机构左侧放置纺纱纤维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超,未经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7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催化脱硝测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筛分实验装置及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