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平面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4258.9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袁燕;孟昭懿;代晓林;庄明艺;张元;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彼合彼方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大连中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0 | 分类号: | B24B7/10;B24B27/00;B24B47/14;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利文 |
地址: | 300134 天津市北辰区天津北辰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移动 机器人 平面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平面打磨装置,其技术特点是:包括连接底板、焊接钢板、焊接钢管、多个气动马达、多个百叶盘和多个砂纸群,两个焊接钢板对称且垂直固装在连接底板上,两个焊接钢管水平安装在两个焊接钢板上,两个焊接钢管用于与移动机器人相连接;多个气动马达均布安装在连接底板上,每个气动马达的输入端通过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每个气动马达输出轴穿过连接底板与百叶盘固装在一起,每个砂纸群呈圆周状安装在百叶盘底部。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现了对高空设备壁面进行安全、高效的打磨功能,降低了人工作业的危害,可广泛用于船舶船板、储罐等高空设备壁面打磨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移动机器人打磨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平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能够进入人们视野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劳动力的成本与效率的提高;二是人们想摆脱繁琐体力活动减轻负担;三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重,服务型设备能更加智能地代替人们从事生产任务;四是存在劳动强度大,维护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由于很多特殊环境不适合人工作业,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展了研究特殊环境下代替人工作业的智能机器人。特殊环境下的作业机器人主要包括巡检机器人、监测机器人、喷漆焊接机器人等以及其它智能检测和维护设备等。近年来,特殊环境下作业机器人成为研究热点,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一些行业经常需要对船舶船板、大型储罐等设备表面进行打磨维护,在这种高空、高危作业环境下,存在人工作业存在危险、效率低下、人力工作强度大等问题,如何通过移动机器人搭载专用的打磨装置实现对高空设备壁面进行安全、高效打磨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且安全可靠的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平面打磨装置。
本发明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平面打磨装置,包括连接底板、焊接钢板、焊接钢管、多个气动马达、多个百叶盘和多个砂纸群,两个焊接钢板对称且垂直固装在连接底板上,两个焊接钢管水平安装在两个焊接钢板上,两个焊接钢管用于与移动机器人相连接;多个气动马达均布安装在连接底板上,每个气动马达的输入端通过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每个气动马达输出轴穿过连接底板与百叶盘固装在一起,每个砂纸群呈圆周状安装在百叶盘底部。
进一步,所述两个焊接钢管与两个钢板的连接关系为:两个焊接钢管水平穿过两个焊接钢板上端的通孔并与焊接钢板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气动马达输出轴通过上下盖板与百叶盘的安装在一起,其安装方法为:首先上盖板套入气动马达输出轴,百叶盘套入气动马达输出轴,最后将下盖板套入气动马达输出轴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百叶盘与砂纸群的连接关系为:百叶盘底部均布设有缝隙,砂纸群中的砂纸可以插入到百叶盘底部的缝隙中并固定,从而在百叶盘底部形成圆周状的砂纸群。
进一步,所述气动马达、百叶盘和砂纸群的数量均为三个。
进一步,所述两个焊接钢管安装在移动机器人的前端位置。
进一步,所述移动机器人包括轮式结构移动机器人、履带式结构移动机器人和腿式结构移动机器人。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作为末端执行机构安装在移动机器人上,并在移动机器人的驱动下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对待打磨平面进行打磨作业,实现了对高空设备壁面进行安全、高效的打磨功能,降低了人工作业的危害。
2、本发明采用砂纸对壁面进行打磨,由于砂纸具有柔软特性并使砂纸与接触面产生柔性接触,因此不易损伤待打磨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彼合彼方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大连中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彼合彼方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大连中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4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双极膜电渗析处理铜矿石冶炼废渣的方法
- 下一篇:余热回收热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