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筑界面的变形愈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8506.7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3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平;徐海涛;燕春光;王明政;张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筑 界面 变形 愈合 方法 | ||
1.一种构筑界面的变形愈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封焊好的钢坯料进行加热,并使构筑界面位于水平方向;
步骤二:用平砧镦粗,所述镦粗方式如下:首先采用一次性快速下压,下压变形量大于30%,下压时间小于2分钟;然后进行保压20分钟以上,保压过程中的变形量控制在10~2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筑界面的变形愈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后还包括如下回炉步骤:通过加热进行扩散连接,均温后保温12小时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筑界面的变形愈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回炉后还包括锻造步骤,各向总变形量不小于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筑界面的变形愈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炉步骤后,还包括如下步骤:下压20分钟以上,回炉,通过加热进行扩散连接,均温后保温12小时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筑界面的变形愈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20分钟以上,回炉,通过加热进行扩散连接,均温后保温12小时以上的操作进行2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筑界面的变形愈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20分钟以上的变形量与所述步骤二中保压过程的变形量之和控制在10~25%之间;与此同时,步骤二中所述保压过程的变形量小于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筑界面的变形愈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20分钟以上操作2次的总变形量与所述步骤二中保压过程的变形量之和控制在10~25%之间;与此同时,步骤二中所述保压过程的变形量小于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筑界面的变形愈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钢坯料的外形为沙漏形时,所述镦粗方式采用以下方式代替:首先采用一次性快速下压,下压变形量大于15%,下压时间小于2分钟;然后进行保压20分钟以上,保压过程中的变形量控制在5~2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筑界面的变形愈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坯料为不锈钢坯料或碳钢坯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构筑界面的变形愈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坯料的外形为长方体、立方体或圆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85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提高商保理赔效率的医疗商保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由转向的复健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