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筛选茅苍术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0741.8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4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杨艺娜;郭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284 | 分类号: | A61K36/284;A61P35/00;A61P15/14;G01N30/02;G01N30/72;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地址: | 21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筛选 苍术 乳腺癌 活性 成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向筛选茅苍术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茅苍术或茅苍术粗提取物为原料采用细胞膜色谱法提取活性成分。采用该方法提取茅苍术抗乳腺癌活性成分,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等优点,适用于天然来源的混合成分中的抗肿瘤潜在活性成分的筛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学、天然产物化学、分析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靶向筛选茅苍术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因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仅以乳腺癌为例,我国每年大约新增乳腺癌患者27.9万例,位居女性肿瘤发病率首位。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并由于组织分级高,易产生远端转移,且缺乏除传统手术、放化疗外的有效治疗药物,而成为病死率最高的一类乳腺癌亚型。天然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做出巨大的贡献,在抗癌药物中的占比高达27%左右,如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瑞滨、榄香烯等等。虽然,已发现诸多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但其作用机制和抑制靶点的研究存在极大的不足。因此,急需建立一种可特定靶向筛选抗乳腺癌潜在药物的方法。
细胞膜色谱(cell membrane chromatography,CMC)是一种基于亲和层析原理而衍生的新型色谱技术。其具有较好的色谱分离能力,还兼顾了操作的简便性及灵敏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制备工艺和方式是其能否完成筛选分离工作的关键之一。目前,其制备流程因所需耦合的细胞的类型和来源而呈现差异化。目前,尚未有针对乳腺癌细胞系的细胞膜色谱柱的耦合制备工艺。
茅苍术属菊科植物,以江苏省茅山地区为道地产地。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味辛、苦、性温。苍术化学成分主要类型为倍半萜类、聚炔类、芳香苷类等,现代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苍术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抗溃疡、抗肿瘤等作用。虽然,茅苍术抗肿瘤作用已被证实,但其抗肿瘤活性成分以及对某种特定肿瘤的防治效果如何尚不清楚,仍需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靶向筛选茅苍术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将特定乳腺癌细胞,与硅胶结合,装柱,经高效液相、质谱检测,筛选具有抗乳腺癌作用的活性成分,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等优点,适用于天然来源的混合成分中的抗肿瘤潜在活性成分的筛选。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靶向筛选茅苍术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茅苍术或茅苍术粗提取物为原料采用细胞膜色谱法提取活性成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使用细胞膜色谱柱,将茅苍术的分离与抗肿瘤检测相结合,实现了茅苍术抗肿瘤活性成分的一次性的“精准”靶向分离和鉴定,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适用于乳腺癌抑制剂的筛选等优点,适用于天然来源的混合成分中的抗肿瘤潜在活性成分的筛选。
进一步,还包括将以茅苍术为原料采用细胞膜色谱法提取的活性成分进行检测的步骤,检测的步骤包括高效液相检测和/或质谱检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上述的高效液相检测和/或质谱检测可以进一步确定活性成分。
进一步,高效液相检测的条件包括: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和水,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
和/或质谱检测的条件包括: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调谐方式为标准调谐,扫描范围为10-500amu,电子倍增器电压1341V。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减少茅苍术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工艺和流程;缩短茅苍术有效成分的分离时间;将茅苍术有效成分的分离、功能发现和结构鉴定有机结合,精准筛选茅苍术中潜在抗肿瘤活性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07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功电压的协调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