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椎间融合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1704.9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7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景周;张大琛;杨景浩;陈海深;张树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洲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30;B22F10/28;B22F10/38;B33Y1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佛山览众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5 | 代理人: | 李惠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融合面和第二融合面;所述椎间融合器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融合面和第二融合面的植骨腔,所述植骨腔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植骨腔连通的器械孔,所述侧壁为多孔结构;其中,所述椎间融合器由纯钽或含钽合金通过金属增材方式一次加工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型为仿生骨小梁结构,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60%-90%,平均孔径为200um-1000um,平均丝径≤100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的长度为10mm-40mm,间隔1mm为一规格;宽度为7mm-20mm,间隔1mm为一规格;高度为4mm-16mm,间隔为1mm为一规格;
所述第一融合面和所述第二融合面之间的角度为0°-8°,间隔1°为一规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厚度大于等于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融合面和第二融合面均设有起伏条纹。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纹的宽度为0.8-1.2mm,深度为0.3-0.7mm。
7.一种权利要求1的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设计并构建所述椎间融合器的三维模型;以及将所述三维模型导入金属增材制造设备中,利用纯钽或含钽合金粉末材料按照所述三维模型对所述材料进行加工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钽或含钽合金粉末为直径10-150um的球形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增材制造设备为粉末床激光熔融设备或者粉末床电子束熔融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过程的工艺参数包括:激光功率:150W-350W;扫描速度100mm/s-500mm/s;扫描线间距0.05mm-0.15mm;基板温度100℃-200℃以及切片层厚0.02-0.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洲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大洲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17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