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对卷铜箔微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1731.6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6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谢安;孙东亚;李月婵;曹春燕;卢向军;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3/26;B65H4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陈远洋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箔 方法 | ||
1.一种卷对卷铜箔微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一卷对卷生产装置,卷带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牵引带(L1)、电路板带(L2),以及第二牵引带(L3);
S2:驱动所述卷带向前活动,让所述电路板带(L2)进行整孔、黑影和定影,并对定影之后的第一牵引带(L1)和第二牵引带(L3)进行抛光;
S3:驱动所述卷带向前活动,让所述电路板带(L2)经过第一微蚀槽(8),同时对电路板带(L2)以频率f1进行超声波震动;
S4:驱动所述卷带向前活动,让所述电路板带(L2)经过第二微蚀槽(10),同时对电路板带(L2)以频率f2进行超声波震动;
S5:驱动所述卷带向前活动,让所述电路板带(L2)经过冲洗槽(12),以对所述电路板带(L2)进行冲洗;
S6:驱动所述卷带向前活动,对所述电路板带(L2)进行吹烘;
S7:驱动所述卷带向前活动,通过检测机构(14)对所述电路板带(L2)的铜箔进行干膜结合力测试;
S8:若铜箔的干膜结合力测试合格,继续驱动所述卷带向前活动,让所述电路板带(L2)分别进行酸洗、电镀和抗氧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铜箔微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8中,若铜箔的干膜结合力测试不合格,逆向驱动卷带活动,让所述电路板带(L2)再次进行经过所述第一微蚀槽(8)和所述第二微蚀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铜箔微蚀方法,其特征在于,f2大于f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铜箔微蚀方法,其特征在于,f1为35~40kHz,f2为40~45kHz。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铜箔微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通过设置多个冲洗器对所述电路板带(L2)进行冲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铜箔微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通过第二吹烘组件(13)对所述电路板带(L2)进行吹烘,所述第二吹烘组件(13)可活动的支撑于所述电路板带(L2)的上方和/或下方,所述第二吹烘组件(13)设置有多个对着所述电路板带(L2)的风孔(1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铜箔微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4)包括能够伸缩的检测组件(141),以及对应所述检测组件(141)且贴近所述电路板带(L2)上下表面的支撑组件(1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铜箔微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检测机构(14)还包括粗糙度检测组件(141),该粗糙度检测组件(141)用以对所述电路板带(L2)的铜箔进行粗糙度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17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