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对位贴合精度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3406.3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5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段光前;陈秀峰;陈中华;黄树平;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先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瀛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5 | 代理人: | 朱诗恩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对位 贴合 精度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面对位贴合精度检测系统,包括:光线准直装置、光路转换装置、成像装置,所述光线准直装置包括相向设置的光线准直装置一、光线准直装置二,所述光线准直装置一、光线准直装置二用于将发散光准直为平行光;所述光路转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光线准直装置一与光线准直装置二之间,所述光路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光线准直装置一、光线准直装置二准直后的光线进行角度调节以使射出的光线与准直后的光线相平行;所述成像装置设置在所述光路转换装置的一侧,所述成像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光路转换装置射出的光线进行成像。本发明提供的双面对位贴合精度检测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同时检测待贴合件的上下两面的对位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贴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面对位贴合精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精密仪器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加工工艺的精确度及效率有愈发强烈的要求。其中PI膜覆铜板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在柔性PI膜的基底上制作相应的图案,并对位贴合在覆铜板上,其制作工艺简单,便捷。为了高效率对产品进行加工贴合,进行装配时,需要将外部工件或者电子元件等进行精准定位并完美贴合,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的良率。
现有的贴合机采用相机进行对位过程中,由于环境影响通常会出现光线不足的问题,当光线过低时,拍摄的照片清晰度会大幅降低,无法通过软件进行识别,最终导致定位失败。所以急需一种高精度对位贴合装置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双面对位贴合精度检测系统,包括:
光线准直装置,所述光线准直装置包括相向设置的光线准直装置一、光线准直装置二,所述光线准直装置一、光线准直装置二用于将发散光准直为平行光;
光路转换装置,所述光路转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光线准直装置一与光线准直装置二之间,所述光路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光线准直装置一、光线准直装置二准直后的光线进行角度调节以使射出的光线与准直后的光线相平行;
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设置在所述光路转换装置的一侧,所述成像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光路转换装置射出的光线进行成像。
进一步地,所述光线准直装置一包括准直透镜一(3),所述光线准直装置二包括准直透镜二(4)。
进一步地,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分别设置在所述准直透镜一(3)的入射侧以及准直透镜二(4)的入射侧。
进一步地,所述光路转换装置包括光线偏转元件一、光线偏转元件二,所述光线偏转元件一用于将所述光线准直装置一、光线准直装置二准直后的光线偏转一定角度射出至所述光线偏转元件二上,所述光线偏转元件二用于将接收的光线偏转至所述成像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线偏转元件一为反射镜一(5),所述反射镜一(5)包括两个反射面,其中一个所述反射面用于将所述光线准直装置一准直后的光线偏转90度射出至所述光线偏转元件二上,另一个所述反射面用于将所述光线准直装置二准直后的光线偏转90度射出至所述光线偏转元件二上。
进一步地,所述光线偏转元件二为反射镜二(6),所述反射镜二(6)用于将接收的光线偏转90度射出至所述成像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线偏转元件二包括半透半反镜(61)、三棱镜(62),所述半透半反镜(61)可将所述反射镜一(5)射出的光线射至所述三棱镜(62)上,还可将所述三棱镜(62)反射出的光线偏转90度射出至所述成像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三棱镜(62)包括透射面、反射面一、反射面二,所述反射面一与所述反射面二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透射面朝向所述半透半反镜(61)。
进一步地,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成像透镜组(7)和CCD相机(8),所述成像透镜组(7)用于将所述光路转换装置射出的光线进行成像,所述CCD相机(8)采集相应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先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先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3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