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式巡检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5165.6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唐倩;郭传宇;苏齐光;曹粮玉;张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子飞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巡检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包括上箱体和连接于上箱体底部的下箱体、安装于上箱体上的至少一对行走轮以及安装于上箱体或下箱体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行走轮转动,所述下箱体上安装有检测组件用于实时检测输送机。本发明中机器人的上箱体和下箱体均设置为箱体结构,利于各个部件的封装,可适用于潮湿、阴暗的恶劣运输环境,该结构配合工字型轨道可实现平稳上坡或者下坡运动,可适应于崎岖的运行工况,通过该机器人沿着轨道行走,可实时监测输送机的零部件,可提前预判故障并排除故障,且大大降低了人力劳动,且提高了输送机巡检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式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管状带式运输机是一种可实现长距离物料输送的平台,其本体利用钢结构支撑,铺设在两地之间的山路上。传送滚筒、电机及传送带是其关键部件,在大量物料持续的运送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传送带跑偏、输送带断裂及驱动装置失灵等故障,因此需要对传送带进行巡检,以提前检测皮带等部件的运行状态,以便于提前预判故障进而排除故障,现有的皮带巡检通常是通过人工巡检,由于管状带式运输机的输送距离较长,该巡检方式效率较低,且无法做到实时检测;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轨道式巡检机器人,通过该机器人可实时检测输送机的零部件,可提前预判故障并排除故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式巡检机器人,通过该机器人可实时检测输送机的零部件,可提前预判故障并排除故障,且大大降低了人力劳动,且提高了输送机巡检效率。
本发明的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包括上箱体和连接于上箱体底部的下箱体、安装于上箱体上的至少一对行走轮以及安装于上箱体或下箱体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行走轮转动,所述下箱体上安装有检测组件用于实时检测输送机。
进一步,所述行走轮设置有两对分别为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各轮对沿行走方向前后布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主动轮对转动,所述上箱体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立板,主动轮对安装于其中一块立板内侧、从动轮对安装于另一块立板内侧。
进一步,安装有主动轮对的立板外侧安装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使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传动配合的传动带,所述从动带轮与主动轮传动配合,所述主动带轮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传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立板外侧安装有外罩,所述外罩与相应的立板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传动装置安装于相应立板对应的安装腔内。
进一步,还包括至少一对导向轮,该对导向轮中的两个导向轮分别安装于两个立板内侧用于夹持于轨道两侧并可沿轨道滚动,该对导向轮以可弹性伸缩可调节夹持间距的方式安装于立板上。
进一步,所述上箱体还包括横板,所述立板固定连接于下箱体顶部,所述横板连接于两块立板之间并与下箱体顶部合围成下层安装空间,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下层安装空间内,所述两块立板位于下层安装空间的前后两侧通过封板封装。
进一步,所述导向轮设置有三对,各对所述导向轮沿机器人前进方向与行走轮间隔设置。
进一步,位于中间的导向轮的轮体直径大于位于前后侧的导向轮的轮体直径,位于中间的两个导向轮在垂直于行走方向之间的间距小于位于前后侧的导向轮在垂直于行走方向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两块立板之间通过横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端部抵在立板内侧并通过连接件紧固在立板上。
进一步,所述下箱体的内腔大于上箱体的内腔,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于下箱体上的摄像头以及超声波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51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