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介入套管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6051.3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刚;张晓彪;曹屹岭;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桡动脉 脑血管 介入 套管 组件 | ||
1.一种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介入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1)、中间通路导管(2)和导引导丝(3);所述外套管(1)由远端至近端依次为第一弯曲区段(11)、第一直线区段(12)、第二弯曲区段(13)、第二直线区段(14)、第三弯曲区段(15)、外套管线形区段(16)和外套管接头(17);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弯曲区段(11)为圆弧形,弧长20-40mm,所对的圆心角为60-88度之间;所述第二弯曲区段(13)为曲线状,向远端方向弯曲,第二弯曲区段(13)的远端区段的弯曲曲度大于近端区段的弯曲曲度;所述第二直线区段(14)相较于第一直线区段(12)的长度更长且倾斜度更大;所述中间通路导管(2)由远端至近端依次为头端区段(21)、颈部区段(22)、中间通路导管线形区段(23)和中间通路导管接头(24);所述外套管(1)的硬度大于所述中间通路导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介入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区段(12)为直线形,长度为30-50mm,与第一弯曲区段(11)的近端端点处半径的夹角为102-11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介入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区段(13)的长度为50-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介入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区段(14)为直线形,长度为40-55mm,与第二弯曲区段(13)两个端点的连线的夹角为65-7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介入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曲区段(15)为圆弧形,弧长30-40mm,所对的圆心角为25-3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介入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区段(14)与第三弯曲区段(15)远端端点处半径的夹角为85-95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介入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区段(21)和颈部区段(22)被预塑成以下形状:所述头端区段(21)为直线形,长度为5-8mm;所述颈部区段(22)为圆弧形,弧长7-7.5mm,所对的圆心角为50-55度;所述头端区段(21)与颈部区段(22)远端端点处的半径的夹角为90-10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桡动脉入路脑血管介入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区段(21)其远端部分为比其主体更软的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60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