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7600.9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9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楼狄明;康路路;房亮;张允华;谭丕强;胡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16/00 | 分类号: | B60K16/00;B60L8/00;F03D9/11;F03D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合 动力 汽车 能量 回收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系统包括:安装在车体前侧的上端发电装置面板、中间发电装置面板和下端发电装置面板,其上均设有多个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控制模块包括ECU控制单元、上端控制单元、中间控制单元和下端控制单元,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的状态包括正向转动、反向转动和关闭;动力电池模块,与各个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电气连接,用于存储电能,并为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提供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车体前侧安装多个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最大程度上回收由于风阻导致的能量损耗,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可以关闭、正转和反转,从而适用于汽车不同的行驶状态,实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能量回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和生活中科技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多,这些科技产品或多或少的要消耗各种能源来进行工作并完成相关的指令操作,这使得地球上的能源消耗变得越来越大。为了避免出现能源危机,除了开发新的绿色可循环能源外,对能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回收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在能源消耗中,汽车消耗占比很大,不过传统的燃油汽车除了传统化石能源的存储装置外,并没有可用于存储可回收利用能量的装置。但是对于目前大力发展的新能源车,如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等等,车上都会配有大容量的动力蓄电池,这就给能量回收后的存储提供了基础条件。现有技术中,对新能源车而言,制动能量回收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有研究资料表明,NEDC工况下,制动能量回收的电量最多可以增加15%-25%的续航。为了更多的回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损失的能量,有的研究人员利用汽车行进时的风阻发电,一辆车速度在80km/h以上时,它有60%-70%的能耗用来克服风阻,随着速度的提升,这个比例也会继续提升,因此基于风阻发电的能量回收装置有广阔的前景。
公开号为CN10258245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在汽车水箱散热器前安装风力发电机,利用汽车前进时的风阻发电,但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方面,该方法仅回收了水箱散热器前侧的风阻能量,没有将汽车的绝大部分风阻进行能量回收,另一方面,在汽车的不同工作状态下,缺乏对风力发电机的有效控制,在汽车的各种状态下不能保证风力发电机处于良好的发电工况,甚至在一些行驶过程中,风力发电机可能会影响汽车的行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车体前侧安装多个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最大程度上回收由于风阻导致的能量损耗,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可以关闭、正转和反转,从而适用于汽车不同的行驶状态,实用性更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回收系统,包括:
发电模块,所述发电模块安装在车体前侧,包括上端发电装置面板、中间发电装置面板和下端发电装置面板,所述上端发电装置面板、中间发电装置面板和下端发电装置面板上设有多个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上端发电装置面板为框形结构,框形中心的形状大小与车体的前挡玻璃的形状大小一致,中间发电装置面板安装在车体的引擎盖上,下端发电装置面板安装在车体的保险杠部分,下端发电装置面板上设有开孔,开孔的形状大小与车体的前进气栅格和前大灯的形状大小一致;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ECU控制单元、上端控制单元、中间控制单元和下端控制单元,所述上端控制单元、中间控制单元和下端控制单元分别用于控制上端发电装置面板、中间发电装置面板和下端发电装置面板上的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所述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的状态包括正向转动、反向转动和关闭,所述ECU控制单元与上端控制单元、中间控制单元和下端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动力电池模块,所述动力电池模块与ECU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与各个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电气连接,用于存储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正向转动产生的电能,并为所述正反转可调微型发电装置反向转动和关闭提供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7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