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阻隔带拉伸膜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9477.4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1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钟健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利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4 | 分类号: | B32B27/34;B32B7/12;B32B27/08;B32B27/30;B32B27/32;B65D65/40;B29C48/08;B29C48/21;B29C48/49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周嘉文 |
地址: | 52821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隔 拉伸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高阻隔带拉伸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叠置的A材料层、B材料层、C材料层、D材料层、E材料层、F材料层和G材料层;高阻隔带拉伸膜总厚度为10-200μm;
A材料层至少包含PA或改性PA;
B材料层至少包含粘合剂;
C材料层至少包含PA或改性PA;
D材料层至少包含EVOH;
E材料层至少包含PA或改性PA;
F材料层至少包含粘合剂;
G材料层包含LDPE、LLDE和mPE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七层材料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隔带拉伸膜,其特征在于,各层的重量百分比:
A材料层:10%~20%;
B材料层:10%~15%;
C材料层:2%~10%;
D材料层:4%~8%;
E材料层:2%~10%;
F材料层:10%~15%;
G材料层:10%~50%。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高阻隔带拉伸膜,其特征在于,各材料层的原料的重量比例:
A材料层:PA 100%;
B材料层:粘合树脂:LLDPE=1:3;
C材料层:PA 100%;
D材料层:EVOH 100%;
E材料层:PA 100%;
F材料层:粘合树脂:LLDPE=1:3;
G材料层:LDPE:LLDPE:mPE=1:1:5。
4.一种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高阻隔带拉伸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A材料层、B材料层、C材料层、D材料层、E材料层、F材料层和G材料层所需原料加入到1至7号光滑机筒挤出机构中;
(2)1至7号光滑机筒挤出机构分别挤出成型形成七个单层体;
(3)七个单层体共用一个低模体螺旋芯棒七层共挤模头,模头七个单层体并经模头成型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阻隔带拉伸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包括以下步骤:
(2.1)采用自动称重精确定量装置将不同原料按比例分别投入到不同的料斗进行充分混合搅拌;
(2.2)料筒外部加热原料,料筒内部热剪切原料,使固态物料熔融成流动状态的熔体;
(2.3)1至7号光滑机筒挤出机构的主机分别挤出七个单层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阻隔带拉伸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内内设有四个加热区间,第一区间的加热温度<第三区间的加热温度≤第四区间的加热温度<第二区间的加热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阻隔带拉伸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B材料层和E材料层的加热温度控制在210-22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阻隔带拉伸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头的加热温度设定为240-2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阻隔带拉伸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头末端的加热温度为240-245℃。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任一项所述的高阻隔带拉伸膜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4)吹胀:压缩空气通过气道进入,对管坯吹胀成膜管;
(5)水冷定型:冷却水环对膜管进行冷却;
(6)息泡展平:膜泡经人字导向板进行牵引、展开与压平息泡;
(7)冷却:膜泡经牵引辊自然冷却;
(8)烘干:通过烘干装置将膜进行干燥;
(9)卷取:将单层膜收卷成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利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利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94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卡车
- 下一篇:一种微电荷一体化曝气电解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