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阻隔带拉伸膜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9477.4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1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钟健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利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4 | 分类号: | B32B27/34;B32B7/12;B32B27/08;B32B27/30;B32B27/32;B65D65/40;B29C48/08;B29C48/21;B29C48/49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周嘉文 |
地址: | 52821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隔 拉伸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阻隔带拉伸膜,包括叠置的A材料层、B材料层、C材料层、D材料层、E材料层、F材料层和G材料层;高阻隔带拉伸膜总厚度为10‑200μm;A材料层至少包含PA或改性PA;B材料层至少包含粘合剂;C材料层至少包含PA或改性PA;D材料层至少包含EVOH;E材料层至少包含PA或改性PA;F材料层至少包含粘合剂;G材料层包含LDPE、LLDE和mPE中的至少一种材料;七层材料一体成型。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高阻隔带拉伸膜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高阻隔带拉伸膜,成本低廉、阻隔性好、拉伸强度高,抗穿刺性好;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利用共挤模头将多层材料整合至一体,从而形成层次分明的多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物包装材料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阻隔带拉伸膜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而在保证食品的品质方面,包装材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采用高阻隔薄膜来包装食品,可延长冷藏食品如肉类,坚果等食品的货架寿命。但是,不同的食品对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要求有所不同,且为了适应不同的包装情况和不同形状的食材,包装材料还需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包括抗拉伸强度、耐撕裂性,耐冲击强度等。现有的食品包装材料主要聚乙烯、聚酯等材料混合制成的,其耐撕裂性、抗穿刺性较差,在存在棱角尖锐的部分食物(如鸡翅、鸡脚等)的情况,以及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上述食品包装材料会破损漏气,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容易加工、生物相容性好、耐高/低温、阻隔性好、延展性好、抗穿刺性高等优点的包装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真空包装材料的性能的缺点,提供一种高阻隔带拉伸膜,其由多层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结合多层材料的优异特性,从而使高阻隔带拉伸膜具有阻隔性好、抗拉伸强度好、耐穿刺性、耐冲击、低温易热封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高阻隔带拉伸膜,包括叠置的A材料层、B材料层、C材料层、D材料层、E材料层、F 材料层和G材料层;高阻隔带拉伸膜总厚度为10-200μm;
A材料层至少包含PA或改性PA;
B材料层至少包含粘合剂;
C材料层至少包含PA或改性PA;
D材料层至少包含EVOH;
E材料层至少包含PA或改性PA;
F材料层至少包含粘合剂;
G材料层包含LDPE、LLDE和mPE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七层材料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高阻隔带拉伸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多层材料一体成型,将各层材料的性能进行有效叠加,不仅对氧气、二氧化碳、水汽和污染物等起到较高的阻隔效果,并具有较好的抗拉伸、耐穿刺、耐冲击性能,另外,本发明的高阻隔带拉伸膜耐油、耐潮湿、耐高温蒸煮、耐低温冷冻,从而适用于食物的长时间保质、保鲜、保气味,从而可用于真空包装、无菌包装,以及充气包装;
(2)本发明相对于市面上的塑料包装、玻璃包装及铝箔包装,通过一种工艺即可实现,无需再与其它材料(如尼龙、聚酯等)进行复合,从而能将生产成本降低10%~20%。
(3)本发明的高阻隔带拉伸膜的生物相容性好、延展性好,不容易出现分层剥离的情况,柔软性好和热封性能优良,能紧密贴服产品,适用于设计灵活的包装,可以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来定制包装,以满足不同产品的保质需求,另外,其耐高/低温,且抗穿刺性高,可用作猪肉、牛羊肉、鸡、鸭、鹅、鱼、虾及各种海产品等需要冷冻-18℃~-45℃的保鲜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利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利达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9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卡车
- 下一篇:一种微电荷一体化曝气电解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