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模式下的钢结构间冷塔温度场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0550.X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4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慧文;邓卫梅;马清;刘芳;马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F28F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徐丽娜;刘春成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钢结构 间冷塔 温度场 监测 系统 | ||
1.一种5G模式下的钢结构间冷塔温度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间冷塔、多个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测温元件和空冷岛监控管理平台;
所述钢结构间冷塔具有多个冷却三角,每个所述冷却三角由两组散热管束和一组百叶窗组成;多个所述冷却三角立式布置在所述钢结构间冷塔的周围,所述钢结构间冷塔分为多个扇段,每个所述扇段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冷却三角;
所述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测温元件设置在所述散热管束上的温度测点处;
所述空冷岛监控管理平台与所述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测温元件通信连接,所述空冷岛监控管理平台根据各所述扇段的出口水温来自动调节所述百叶窗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模式下的钢结构间冷塔温度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岛监控管理平台包括温度场监控系统,所述温度场监控系统与所述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测温元件通信连接;
所述温度场监控系统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温度测点的数据,所述温度场监控系统将部分所述温度测点的数据传输至所述空冷岛监控管理平台,进而使所述空冷岛监控管理平台中的运算服务器通过预设的控制策略来控制所述百叶窗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G模式下的钢结构间冷塔温度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温度信号采集前端,所述智能温度信号采集前端采集的温度信号无线传输至所述温度场监控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G模式下的钢结构间冷塔温度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集监控单元和采集监控器;
每个所述冷却三角上设置有一个所述采集监控器,每个所述扇段具有一个所述采集监控单元;
所述采集监控单元的前端与所述扇段中的各个所述冷却三角上的所述采集监控器通信连接,所述采集监控单元的的后端与所述智能温度信号采集前端通信连接,所述采集监控器与所述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测温元件通信连接;
所述采集监控单元将每个所述扇段中所述冷却三角的超温数据和报警信号传输至所述智能温度信号采集前端,所述智能温度信号采集前端将所述冷却三角的超温数据和报警信号经过所述温度场监控系统传输至所述空冷岛监控管理平台,所述冷却三角的超温数据和报警信号用于辅助所述空冷岛监控管理平台进行决策;
优选地,所述冷却三角的超温数据为温度大于60度的所述温度测点的数据;
所述冷却三角的报警信号为温度大于65度的所述温度测点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模式下的钢结构间冷塔温度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三角中的两组散热管束和一组百叶窗呈等腰三角形设置,所述温度测点设置在所述散热管束的迎风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5G模式下的钢结构间冷塔温度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散热管束的宽度方向上和高度方向上均布置有多个所述温度测点;
优选地,每个所述冷却三角上所述温度测点的数量不少于30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G模式下的钢结构间冷塔温度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场监控系统对所述温度测点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并对所述冷却三角内温度分布和所述扇区内温度分布进行均匀性评估,从而考评所述扇段的出口水温的合理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模式下的钢结构间冷塔温度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间冷塔内布置有12个所述扇段,每个所述扇段包含14个所述冷却三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模式下的钢结构间冷塔温度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5G模式下的钢结构间冷塔温度场监测系统中的通信连接为5G网络的无线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G模式下的钢结构间冷塔温度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中配备有电动调节型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通过所述温度场监控系统与所述空冷岛监控管理平台通信连接;
当所述扇段的出口水温小于安全运行温度的最小值时,则所述空冷岛监控管理平台控制所述百叶窗的开度减小;
当所述扇段出口水温大于安全运行温度的最大值时,则所述空冷岛监控管理平台控制所述百叶窗的开度增大;
优选地,所述安全运行温度的范围为6-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能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05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支架中间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