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C3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1542.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胡丽华;师腾飞;崔倩倩;宋翠;张勇;吴丹;马洪敏;范大伟;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孔g‑C3N4‑CoPdNPs和Fe MOFs‑sCuO之间的共振能量转移检测神经烯醇化酶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属于新型传感器构建技术领域。基于抗原抗体之间良好的特异性,该传感器利用CoPd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的多孔g‑C3N4复合材料g‑C3N4‑CoPdNPs作为基底发光材料,Fe MOFs负载小尺寸CuO(Fe MOFs‑sCuO)为猝灭剂,通过层层组装构建了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本发明构建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出限,对神经烯醇化酶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孔g-C3N4-CoPdNPs和Fe MOFs-sCuO之间的共振能量转移检测神经烯醇化酶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是采用CoPd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的多孔g-C3N4复合材料g-C3N4-CoPdNPs作为基底发光材料,Fe MOFs负载小尺寸CuO(FeMOFs-sCuO)作为猝灭剂,通过层层组装构建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可以实现神经烯醇化酶的特异性检测,属于新型传感器构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肺癌是已知的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在全世界造成了大量死亡,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以其早期转移倾向和快速倍增时间而闻名,由于其最初对化疗的高敏感性,复发频繁和化疗耐药性而难以治疗。研究报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早期诊断SCLC的可靠、特异、敏感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可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因此,NSE水平的测定对于临床诊断中监测SCLC的进展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发光作为电化学和发光两种技术结合的新兴产物,具有背景噪声低、动态范围宽、仪器设备简便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在生物分析、食品安全分析和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发明基于纳米功能材料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神经烯醇化酶的检测。利用CoPd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的多孔g-C3N4复合材料g-C3N4-CoPdNPs作为基底发光材料,Fe MOFs负载小尺寸CuO(Fe MOFs-sCuO)作为猝灭剂,实现了对神经烯醇化酶的检测。测试结果显示该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稳定性好。基于上述发现,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基于CoPd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的多孔g-C3N4复合材料g-C3N4-CoPdNPs作为基底发光材料,Fe MOFs负载小尺寸CuO(Fe MOFs-sCuO)作为猝灭剂,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新型基于共振能量转移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传感器稳定性好、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实现了所述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并且对神经烯醇化酶进行了有效的检测,达到了所述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测定神经烯醇化酶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 一种基于多孔g-C3N4-CoPdNPs和Fe MOFs-sCuO之间的共振能量转移检测神经烯醇化酶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1)用Al2O3抛光粉打磨直径为4 mm的玻碳电极,超纯水清洗干净,将6 µL、0.5~3mg mL-1 的多孔g-C3N4-CoPdNPs-Ab1标记物溶液滴加到电极表面,室温下晾干成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1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