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皮克级恩诺沙星的检测体系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3092.5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8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汪晶;黄梅;蒋晨星;黄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33/543;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皮克级恩诺沙星 体系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用于检测皮克级恩诺沙星的检测体系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体系将油相金纳米颗粒与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球组装合成富金构建体,再进行羧基化修饰,偶联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化抗体制得免疫微球,生物素化抗体即为生物素标记的恩诺沙星单克隆抗体,通过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的作用力结合恩诺沙星单克隆抗体。待检测的恩诺沙星与试纸条T线上的包被抗原共同竞争免疫微球的单克隆抗体,T线上的测量信号强度与检测的恩诺沙星的浓度呈反比,由此可对恩诺沙星定量检测。本发明对恩诺沙星可实现超灵敏检测,可视化检测限可达到0.0625ng/mL,定量检测限可达0.0013ng/mL。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皮克级恩诺沙星的检测体系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恩诺沙星作为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其氟化物衍生物也作为抗菌药物在兽医中推广和使用。由于食用动物源性产品(例如肉,牛奶,鸡蛋以及可能含有抗生素残留物的水产品),喹诺酮类抗生素就在人体类残留蓄积,对人体将会有严重的影响,如慢性或急性中毒、呼吸道感染、基因突变、致癌等危害。因此,各国对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的最大残留量均有严格规定,世界卫生组织限定动物源性食品残留量为0.4 ug/kg,欧盟规定为0.3ug/kg,我国规定为0.1 ug/kg。因此,恩诺沙星的定量及定性是分析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
目前,薄层色谱、高效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毛细管电泳等等技术可实现对恩诺沙星的跟踪定量检测,但是这些技术不仅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设备昂贵,而且由于检测样本基质的复杂性,需要进行复杂繁琐的前处理,如wu等人通过合成磺酸盐官能化的磁性共价有机骨架复合物,然后通过Au-S键将金纳米颗粒负载于磁性共价有机骨架复合物上,该复合物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则可作为良好的吸附剂用于磁性固相萃取,再结合HPLC-MS/MS技术则可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9)和检测限(0.1-1.0ng/mL),对抗生素进行富集前处理并需借助繁重的仪器才可完成检测导致该技术无法进行现场快速检测。
为了提高检测的便捷性,Jeon等人开发了一种使用个人血糖仪进行恩诺沙星检测,通过将测试样品与大肠杆菌和葡萄糖混合后,使用个人血糖仪测量细菌代谢消耗的葡萄糖浓度,由于恩诺沙星的抗菌活性阻碍细菌代谢,则葡萄糖的消耗量与恩诺沙星浓度成比例。但是该方法对恩诺沙星的检出限仅为5ng/mL,且测定时间需要2h。
Wang等人利用染色体聚合物微球和量子点作为探针,检测了动物组织和牛奶中恩诺沙星的含量,可视化检出限在动物组织中仅能达到5ng/mL,在牛奶中为10ng/mL;Yan等人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酶催化恩诺沙星适体与脱氧胸苷三磷酸形成海胆体结构,再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富集碱基修饰AuNPs,通过提高AuNPs的负载率增强检测灵敏度,虽定量结果可至0.1ng/mL,但是肉眼需在浓度为10ng/mL才能看到较为明显的颜色变化;wang等人利用AuNPs猝灭量子点的荧光,AgNPs猝灭碳点荧光,构建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实现了对恩诺沙星1ng/mL的可视化检测。所以恩诺沙星的检测急需一种高灵敏、简单便捷、快速准确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3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