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拍摄画面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3374.5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5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袁丹锋;赖照群;邓继海;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阿达视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H04N5/243;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孔祥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拍摄 画面 处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拍摄画面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当前环境参数和拍摄设备的当前设备参数,确定目标曝光时长和目标拍摄画面的目标亮度。在该目标曝光时长下采集原始画面,得到原始亮度小于目标亮度的原始画面,从而便于后续进行增益处理。再计算得到全局增益值和差异增益值以用于不同增益处理方法,在进行增益处理时,根据差异增益值对原始画面中的目标区域进行差异增益处理,根据全局增益值对原始画面中剩余的非目标区域进行全局增益处理。若无目标区域则对整个原始画面进行全局增益处理。本发明针对画面中不同对象选择性的进行增益处理,可让画面在清晰与色彩饱满之间取得最好的平衡。此外,还提出了拍摄画面的处理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头画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拍摄画面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视频拍摄场景中,高低光差的影像画面细节很难得以兼顾。举例来说,在一帧行车记录仪记录的画面中,画面上半部为天空,画面下半部为道路,而画面中真正的拍摄重点在画面中线附近,包括车辆、车牌及行人等等。对于这个画面来说,上半部画面追求的是光鲜亮丽的视觉观感,要求对比度与视觉饱和度。画面中线附近是视频拍摄的重点,要求尽量的清晰。画面下缘虽然是必然存在的场景,但这部分的画面感完全不重要。如果单纯增加曝光时长去让蓝天白云具有光鲜亮丽的画面感,那么场景中的这些拍摄重点势必会因为曝光过度,失去细节与线条感。而如果想追求这些曝光过度的对象能清晰呈现,势必需要降低整体的曝光时间,而这样肯定会让整体画面的鲜明亮丽观感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对这样的影像画面进行合理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解决画面细节及画面观感难以兼顾的拍摄画面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一种拍摄画面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拍摄设备的当前设备参数及当前检测到的当前环境参数,获取目标曝光时长矩阵表和目标亮度矩阵表,所述目标曝光时长矩阵表记录了在不同设备参数和环境参数下的目标曝光时长,所述目标亮度矩阵表记录了在不同设备参数和环境参数下的目标亮度;根据所述当前设备参数及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从所述目标曝光时长矩阵表中查找所述目标曝光时长,及根据所述当前设备参数及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从所述目标亮度矩阵表中查找所述目标亮度;
在所述目标曝光时长下采集原始画面,获取所述原始画面的原始亮度;
根据所述原始亮度与所述目标亮度的亮度差值计算全局增益值;
通过训练后的目标识别模型检测所述原始画面中是否存在需进行差异增益处理的目标对象;
当所述原始画面中存在所述需进行差异增益处理的目标对象时,获取存在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区域及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性质,根据所述全局增益值及所述对象性质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差异增益值;
根据所述差异增益值对所述原始画面中的所述目标区域进行所述差异增益处理,及根据所述全局增益值对所述原始画面中剩余的非目标区域进行全局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一目标拍摄画面;
当所述原始画面中不存在所述需进行差异增益处理的目标对象时,根据所述全局增益值对所述原始画面进行全局增益处理,以得到第二目标拍摄画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前设备参数包括当前设备位置、设备类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包括当前环境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象性质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类别及对象颜色;
所述根据所述全局增益值及所述对象性质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差异增益值,包括:
获取差异增益函数,根据所述对象类别及所述对象颜色确定所述差异增益函数中的系数,获取目标增益函数;
根据所述目标增益函数及所述全局增益值计算所述差异增益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阿达视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阿达视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33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