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自动调节角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用人机交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5051.X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聂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译瑶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节 角度 人工智能 机器人 用人 交互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能自动调节角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用人机交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插接有话筒,所述外壳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杆,所述拉杆远离导向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扩音板,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棘爪。该能自动调节角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用人机交互装置,通过曲柄轮停止转动,曲柄轮通过挡块推动驱动杆向内轮方向滑动,驱动杆卡接进卡槽中,此时主动轮转动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带动内轮转动,内轮带动外壳转动,再通过外壳与话筒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自动调节拾音角度,智能化程度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自动调节角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用人机交互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机器人是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通过医学、神经科学、机器人学及统计学等的进步,有些预测则认为人类的无数职业也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
人工智能机器人通常采用语音系统与人进行交互,现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交互装置都是固定安装在机器人内部,且拾音效果较差,需要人站在话筒前面进行交互,使用不方便,同时当人距离较远时,机器人无法准确迅速的做出反应,交互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自动调节角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用人机交互装置,具备能自动调节拾音角度,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能自动增加拾音距离,交互体验感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交互装置都是固定安装在机器人内部,且拾音效果较差,需要人站在话筒前面进行交互,使用不方便,同时当人距离较远时,机器人无法准确迅速的做出反应,交互体验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自动调节拾音角度,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能自动增加拾音距离,交互体验感好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自动调节角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用人机交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插接有话筒,所述外壳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压盒,所述气压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球,所述顶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压板,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曲柄轮,所述曲柄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轮,所述主动轮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靠近内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主动轮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主动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吸块,所述吸块的内部插接有限位块,所述话筒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靠近曲柄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导向块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导向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扩音板,所述外壳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棘爪。
优选的,所述话筒靠近曲柄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杆,且连杆滑动连接在曲柄轮的内部,使曲柄轮转动时能带动话筒移动。
优选的,所述气压盒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且气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触头,控制开关用于控制主动轮通断电。
优选的,所述曲柄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块,且曲柄轮的外侧开设有棘槽,与棘爪配合使用,使棘爪能限制曲柄轮复位。
优选的,所述内轮的外侧卡设有卡口,使主动轮能通过驱动杆带动内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外侧开设有驱动槽,且卡块卡接在驱动槽内部,用于限制驱动杆移动。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在外壳的内壁,使话筒能稳定滑动。
优选的,所述扩音板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在外壳的内壁,使扩音板能稳定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译瑶贸易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译瑶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0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的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 下一篇:节能水循环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