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临时单斜撑桥塔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7574.8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嵛铭;陈袁东;王龙林;郝天之;于孟生;张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4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汪治兴;杜启杰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时 单斜 撑桥塔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桥塔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临时单斜撑桥塔的施工方法,包括制作斜撑装置、逐步施工桥塔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将斜撑装置安装到两个塔柱之间,给斜撑装置施加张拉力从而横桥向支撑两个塔柱。本发明改进传统水平撑的施工方法,采用三角锥斜撑形式,其原理是在斜撑装置顶端施加向下竖向力,从而分解出横桥向水平推力作用在塔柱上,以此减少自重和施工载荷产生的桥塔塔柱底部外侧拉应变。临时装置施加竖向力的方法较为简单,内力可调且效率高;在相同支撑效果的要求下,单道临时斜撑可显著地取代多组水平横撑,斜撑具有构造简单,斜撑构件截面较传统水平横撑截面小、重量轻、施工便捷等优点,具有显著的工程意义和经济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临时单斜撑桥塔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塔塔柱横桥向多设计为倾斜结构,目的是表达高耸桥塔个性和视觉效果,桥梁的整体造型反映出建造师对美学的追求和文化的表达。更重要的是,桥塔塔柱设计必须适用于拉索或主缆的布置,传力应简单明确,在恒载的作用下,桥塔塔柱应尽可能处于轴心受压的状态。通常来看,桥塔塔柱的布置有单柱式、A字形、倒Y形和H形等几种。其中A字形和倒Y形在顺桥向刚度大,有利于承受桥塔塔柱两侧的不平衡拉力,A字形还可以减少主梁在桥塔塔柱处的负弯矩。由于桥塔塔柱独特的结构,桥塔塔柱自重及施工载荷垂直于桥塔塔柱方向的分力使其根部弯矩随着设计倾斜角度的增大相应增大,无论成桥状态还是施工过程中,桥塔塔柱均在钝角方向产生拉应变或较小的压应变。拉应力边达到一定数值时可能引起桥塔塔柱底部出现较大拉应变或是混凝土的开裂,影响桥塔塔柱的外观和使用寿命。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采用一定的方法使桥塔塔柱的不出现拉应力或拉应力在1MPa左右。
传统控制桥塔塔柱应力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满堂支架法,此方法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且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二是设置横向水平撑,此法虽减少了工作量,但不能克服桥塔塔柱因自重产生的变形和侧向位移;三是使用千斤顶将方法二中的被动支撑变为主动支撑,此法虽然改进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但是水平横撑构造上较长,水平施加效率低,为保障受力稳定性而采取较大截面,致使重量较大,因此现有水平横撑设置难度大、费用高、耗时较长、可靠性差。尤其是桥塔塔柱较高、斜度较大时,需设置多道横向水平撑或前述几种方案进行组合应用,现有技术、装备的弊端愈发突显。为了提高桥塔塔柱施工质量,降低时间成本及经济成本,急需一种横向水平力施加效率高、构造简单、重量较轻、内力可调的桥塔塔柱施工水平横向力施加方法,解决桥塔塔柱施工现有技术及装备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临时单斜撑桥塔的施工方法,提高桥塔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时单斜撑桥塔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斜撑装置,所述斜撑装置包括四条斜撑构件和受力件,四条斜撑构件围绕在受力件的侧面形成X形布局,每两条斜撑构件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四条所述斜撑构件的长度相同,各条所述斜撑构件的一端与受力件之间采用铰接连接;
S2.施工桥塔塔柱的根部,两个桥塔塔柱彼此呈靠拢或倾斜状态,当桥塔塔柱施工到规划高度后,在两个桥塔塔柱彼此靠近的内侧分别设置四个牛腿;
S3.监控桥塔塔柱的根部外侧位置的应力变化,继续施工桥塔塔柱一定高度后将斜撑装置安装到桥塔塔柱,此时四条斜撑构件的一端分别铰接牛腿,确保所述受力件所在高度高于所述牛腿所在高度,受力件位于两个桥塔塔柱的中间,四条斜撑构件均为倾斜状态,采用左右对称结构有利于均匀地传递受力;左侧的两条斜撑构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10°~40°),右侧的两条斜撑构件之间的夹角也为锐角,左侧和右侧之间的两条斜撑构件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7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