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通讯端子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8040.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甄容军;甄容志;刘柱辉;李华;陈森影;刘忠豪;甄志敏;陈伟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环侨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14 | 分类号: | C25D5/14;C25D5/56;C25D5/48;C25D3/12;C25D3/48;C25D3/3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通讯 端子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通讯端子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超声波脱脂;(2)电解脱脂;(3)活化;(4)预镀镍;(5)镀修正镍;(6)镀半光镍;(7)镀高温镍;(8)镀金;(9)镀雾锡;(10)锡中和;(11)超声波热水洗;(12)水性封孔;(13)油性封孔。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可以实现同时电镀多种金属,且通过采用多次镀镍、镀金和镀雾锡的方法,并在每单次电镀后水洗,提高了镀层的均匀性,步骤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通讯端子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电镀制品兼具塑料的重量轻、耐蚀性好、易成型和金属的耐有机溶剂、耐光照、金属光泽、导热性、导电性、电磁屏蔽和易焊接等优点,在五金、电子和通讯等行业广泛应用。
目前单一的电镀已经满足不了客户的要求,现在的塑料制品需要同时电镀多种金属,以满足产品的需求;但是由于各种金属的各自特性,往往同时在工件上电镀几种金属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通讯端子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镀通讯端子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超声波脱脂:将端子进行超声波热脱脂处理,然后水洗吹干;
(2)电解脱脂:将超声波除油后的端子分三次进行电解脱脂处理,每次电解脱脂结束后水洗吹干;
(3)活化:将电解除油后的端子进行酸洗活化,然后水洗吹干;
(4)预镀镍:将活化后的端子进行预镀镍处理,然后水洗吹干;
(5)镀修正镍:将预镀镍后的端子进行电镀修正镍处理,然后水洗吹干;
(6)镀半光镍:将电镀修正镍后的端子分七次进行电镀半光镍处理,每次电镀半光镍结束后水洗吹干;
(7)镀高温镍:将电镀半光镍后的端子分两次进行电镀高温镍处理,每次电镀高温镍结束后水洗吹干;
(8)镀金:将电镀高温镍后的端子采用点镀或刷镀分六次进行镀金处理,每次镀金结束后水洗吹干;
(9)镀雾锡:将镀金后的端子分四次进行镀雾锡处理,每次镀雾锡结束后水洗吹干;
(10)锡中和:将电镀后的端子表面的锡进行中和,然后水洗吹干;
(11)超声波热水洗:将电镀后的端子进行超声波热水洗,然后吹干;
(12)水性封孔:将电镀后的端子进行水性封孔处理,吹干,然后用热水清洗,风干;
(13)油性封孔:将电镀后的端子进行油性封孔处理,吹干,然后烘干。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超声波脱脂使用碱性溶液,成分为:质量分数为2%-6%的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质量分数为15%-25%的氢氧化钠,其余为水;所述步骤(2)中,电解脱脂使用碱性溶液,成分为:质量分数为1%-5%的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质量分数为20%-30%的氢氧化钠,其余为水;所述步骤(3)中,酸洗活化采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硫酸溶液。本发明通过采用超声波脱脂,实现待镀件表面油脂的去除;通过采用电解脱脂,可以进一步除去待镀件表面的油性物质;通过采用酸洗活化,可以活化待镀件表面,提高后续电镀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环侨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环侨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