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氰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8826.9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李习红;谷顺明;李凯;张强;周恒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84 | 分类号: | C07D213/84;C07D213/85;B01J27/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穆小燕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啶 合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氰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及装置,以氟磷灰石为载体,表面涂覆一层CoO薄膜,然后采用浸渍法将KNO 3负载在氟磷灰石上,于110‑150℃下干燥,催化剂记为KNO 3/CoO@Ca 5(PO 4)3F;将上述催化剂装入管式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通入氮气进行活化,然后反应管降到反应温度;将原料和溶剂加入配料釜中,然后通过离心泵打入混合釜中与催化剂混合均匀,一起通过另一个离心泵打入浆态床反应器中反应,反应液进入过滤干燥一体机,催化剂进入混合釜继续参与反应,反应液经过第三个离心泵打入结晶釜结晶,得氰基吡啶。本发明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收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原子利用率高,便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氰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比较成熟的氰基吡啶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利用化学合成法和氨氧化法,目前此方法非常成熟,而通过酰胺脱水生成氰基吡啶的研究报道是非常少的。
中国专利CN201911202965.8一种以2-吡啶甲酰胺经过氨氧化法合成2-氰基吡啶的方法,反应器温度在350-400℃,以含氧气体、氨气/2-吡啶甲酰胺为原料制备,甲酰胺转化率大于98%,2-氰基吡啶收率大于86%,选择性在87.8%。
负载型K2O催化2-吡啶甲酰胺脱水生成2-氰基吡啶反应研究,文章采用2-吡啶甲酰胺脱水制备2-氰基吡啶,采用间歇反应,收率只有37.6%;此方法不仅生产效率低,且反应收率低。
综上,现有生产2-氰基吡啶工艺存在的不足如下:
大部分采用氨催化氧化工艺,反应温度高,反应过程复杂;且2-氰基吡啶的选择性低,生产成本高,反应过程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氰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及装置,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收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原子利用率高,工艺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氰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催化剂的制备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以氟磷灰石为载体,表面涂覆一层CoO薄膜,然后采用浸渍法将KNO3负载在氟磷灰石上,室温下放置一整夜,于110-150℃下干燥,然后在350-500℃焙烧2-4h,催化剂记为KNO3/CoO@Ca5(PO4)3F;
步骤2:催化剂活化
将上述催化剂装入管式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反应管升温到250-350℃,通入氮气进行活化,活化2-4h,然后反应管降到反应温度;
步骤3:反应
将原料和溶剂加入配料釜中,开启搅拌,配制成溶液;然后通过离心泵打入混合釜中与催化剂混合均匀,一起通过另一个离心泵打入浆态床反应器中反应,反应液进入过滤干燥一体机,将催化剂与反应液分离,催化剂进入混合釜继续参与反应,反应液经过第三个离心泵打入结晶釜结晶,最后经过过滤器过滤后得氰基吡啶。
进一步地,步骤1的催化剂中Co源为硝酸钴或者醋酸钴,催化剂的K源为硝酸钾,催化剂Co和K的质量分数为2%-10%,催化剂的颗粒尺寸为30-100目,特别是50-80目,尤其是50-70目。
进一步地,步骤3的原料为2-吡啶甲酰胺和3-吡啶甲酰胺。
进一步地,步骤3的反应温度为150-180℃,反应压力为常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