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氧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1260.5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3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宏康;郭梦莉;林秀琳;范振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意旺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9/14;C02F3/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氧化 污水处理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氧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接触氧化池和智滤池,接触氧化池底部形成污泥区,污泥区内设有多个穿孔排泥管,穿孔排泥管顶侧设有多个排泥管;智滤池包括智滤池本体、排污区、沉淀区、过滤区、清水区、进水区和出水区,过滤区内设有过滤装置,智滤池本体上方设有反冲洗装置,反冲洗装置下方设有能量波发生装置。本发明接触氧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接触氧化池出水水质好,接触氧化池能够及时排除老化污泥及其代谢产物,使出水水质更好;智滤池污泥截留与泥水分离效果好,智滤池采用上向流结构,将水处理中的沉淀单元与过滤单元有机地融为一体,污泥截留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接触氧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中广泛使用的MBR通常指固液分离型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用膜分离过程取代传统活性污泥法中二次沉淀池的水处理技术。MBR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实现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大大提高了固液分离效率,其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二沉池;并且由于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大和污泥中特效菌(特别是优势菌群)的出现,提高了生化反应速率。
同时,MBR还存在一些不足:1、膜造价高且膜通量逐年衰减,约3年需要更换,使膜生物反应器的投资高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2、膜污染容易出现,给操作管理带来不便:MBR需配套抽吸反洗泵、负压变送器、吊运行车以及药洗浸泡装置,需要定期反洗,定期将MBR膜吊出用次氯酸钠等药剂浸泡离线清洗,既影响操作人员健康,而且维护成本高;3、能耗高:首先MBR泥水分离过程必须保持一定的膜驱动压力,其次是MBR池中MLSS浓度非常高,要保持足够的传氧速率,必须加大曝气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氧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具有接触氧化池出水水质好、智滤池污泥截留与泥水分离效果好、智滤池便于清洗维护、操作简便的有益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触氧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接触氧化池和智滤池,接触氧化池内设有曝气支管,曝气支管上连接有曝气主管,曝气主管固定于接触氧化池上,接触氧化池内设有过水口,接触氧化池底部形成污泥区,污泥区内设有多个穿孔排泥管,多个穿孔排泥管均匀地分布于污泥区,穿孔排泥管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孔,穿孔排泥管顶侧设有多个排泥管,排泥管与穿孔排泥管数量相同,排泥管一端与穿孔排泥管接通,另一端伸出于接触氧化池,排泥管顶侧设有反冲管,反冲管一端与排泥管接通,另一端向接触氧化池顶部延伸并连接风机,反冲管底部设有气动阀和手动阀,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
智滤池包括智滤池本体、排污区、沉淀区、过滤区、清水区、进水区和出水区,排污区、沉淀区、过滤区、清水区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智滤池本体内,进水区设于智滤池本体内,出水区设于清水区顶侧,过滤区内设有过滤装置,智滤池本体上方设有反冲洗装置,反冲洗装置下方设有能量波发生装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接触氧化池一端设有进水管,另一端设有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一端与接触氧化池接通,另一端伸出于接触氧化池。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污泥区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泥斗,多个第一泥斗均匀地分布于污泥区底部,污泥区底部设有多个穿孔排泥管,多个穿孔排泥管均匀地分布于污泥区底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接触氧化池顶部设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第二导轨上设有滑动支架,滑动支架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反冲洗装置和能量波发生装置均固定于滑动支架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智滤池本体顶部设有隔墙,隔墙将进水区和排污区分隔开,智滤池本体底部设有第二泥斗,第二泥斗呈斗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进水区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有进水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意旺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意旺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2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