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2613.3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曹丹琴;李小平;项美华;朱伟;余卫;余铭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贤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C12N15/13;C12N15/85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杜放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冠状病毒 蛋白 单克隆抗体 制备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氨基酸序列由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两个优势表位重复串联组成。本发明还涉及用该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建立噬菌体库,经淘选筛选得到对应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链抗体scfv序列,将得到的scfv序列构建成完整鼠IgG1抗体序列表达载体,通过瞬转HEK293F细胞表达单克隆抗体,纯化单克隆抗体,通过胶体金正交实验确定两对最优单克隆抗体配对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表达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N重组蛋白,涉及使用上述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建立噬菌体库,筛选得到特异性单链抗体scfv序列,还涉及将得到的scfv序列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表达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诊断。
背景技术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为2019-nCoV。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envelope)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80~120nm,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冠状病毒粒子呈不规则形状,其蛋白分为:刺突糖蛋白(S蛋白)、包膜糖蛋白(E蛋白)、膜糖蛋白(M蛋白),和核衣壳蛋白(N蛋白)。N蛋白与病毒基因组RNA相互缠绕形成病毒核衣壳,在病毒RNA的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N蛋白相对保守,在病毒的结构蛋白中所占比例最大,感染早期机体就能产生抗N蛋白的高水平抗体。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以核酸分子检测为主,需要从痰液、咽拭子、肺泡灌洗液等样本中提取核酸分子,然后再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检测,总共需要3个小时左右。该方法虽然准确度高,但是需要专门的操作场地、专业的操作人员和设备,检测时间太长,要求较为苛刻,无法在基层医疗机构大面积使用。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后,疑似患者大量增加,急需一种检测产品能在短时间内快速鉴别筛查,而不仅仅是确诊。
免疫学检测方法因其操作简便,结果易于判定,适用于大量样本现场快速筛查等特点而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制备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来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检测。常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是将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细胞株制备Balb/c小鼠腹水,使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法纯化单克隆抗体。但由于单只小鼠腹水产量不确定性且个体差异大,得到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批间差异大,使得检测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为解决传统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不足之处,通过设计、合成重组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并通过建立噬菌体库和真核细胞表达来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比传统单克隆抗体制备大大缩短了时间,并且得到的单克隆抗体稳定性高,均一性好,大大减小了批间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贤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贤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脑电装置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密智能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