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掺锗废旧光纤中回收和利用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3190.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龙;徐秋雨;王瑞雪;马恩;白建峰;王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41/00 | 分类号: | C22B41/00;C22B1/02;C22B7/00;C30B28/04;C30B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王洁平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光纤 回收 利用 方法 | ||
1.一种从掺锗废旧光纤中回收和利用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旧掺锗光纤依次进行破碎和球磨;
(2)将球磨后光纤在空气氛围下、600-800℃的温度下马弗炉中焙烧2-6h;
(3)将焙烧后光纤用摩尔浓度为0.025mol/L-0.3mol/L的四硼酸钠溶液,在60-200℃的温度下浸出后过滤;
(4)将浸出后过滤液中的硅离子浓度稀释至0.5-2mol/L,然后加入硅去除试剂反应,再过滤除杂质硅元素;
(5)以铂片为阳极,液态金属为阴极,采用电沉积法从除硅后的浸出过滤液中制备多晶锗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球磨转速为350-550r/min,球磨时间为2-4h,球磨后废旧光纤粒径为0.075-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焙烧后光纤和四硼酸钠溶液的固液质量体积比为1:100-1:500g/mL,浸出时间为2-6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硅去除试剂选自氯化钠、氯化钾或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硅去除试剂的质量为浸出液重量的5-15%;调节pH为8-9,静置反应2-5h后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液态金属为镓、铟镓或镓铋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采用恒电位法沉积,电沉积温度为40-80℃,沉积电压为1.5-1.8V,pH为1-12,沉积时间为1-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31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