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缆故障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3843.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6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郭庆瑞;郭学让;何玲;李亚平;张志军;解鹏;樊树铭;孙勇;李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洁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故障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光缆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时域反射仪、控制单元、信号发送单元、光纤接头、第一信号接收处理单元、第二信号接收处理单元、第二光时域反射仪、数据分析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第一光时域发射仪、控制单元、信号发送单元、光纤接头依次连接在一起,第一信号接收处理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和光纤接头连接,第二光时域反射仪分别与光纤接头、第二信号接收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连接,第二信号接收处理单元与光纤接头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分别与信号发送单元和光纤接头连接,数据分析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
对第一光时域反射仪和第二光时域反射仪进行选择;
若第一光时域反射仪输出信号,第二光时域反射仪关闭,则进行光缆损坏检测,包括:
a,第一光时域反射仪输出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发出探测光至信号处理单元;
b,信号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探测光与信号处理单元内的信号光合并为合并光输出至光纤接头;
c,第一信号接收处理单元通过光纤接头接收合并光信号,并将合并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至控制单元;
d,控制单元输出数字信号至数据分析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将数字信号与数据单元内存储的数据进行匹配,若数据分析单元匹配出接收到的数据与数据分析单元内存储的数据一致,则数据分析单元输出匹配成功的信号至控制单元;若数据分析单元匹配出接收到的数据与数据分析单元内存储的数据不一致,则数据分析单元输出匹配失败的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输出匹配失败的信号至第一光时域反射仪;
若第一光时域反射仪和第二光时域反射仪同时输出信号,则进行光缆损耗检测,包括:
a,第一光时域反射仪输出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信号发送单元输出光突波至光纤接头前侧,同时第二光时域反射仪输出光突波至光纤接头后侧;
b,光纤接头将光纤接头前侧接收到的光突波信号输出至第一信号接收处理单元转换为数字信号一,并输出至控制单元;其中数字信号一为光纤接头前侧散射电平的测量值;
c,光纤接头将光纤接头后侧接收到的光突波信号输出至第二信号接收处理单元转换为数字信号二,并输出至第二光时域反射仪,第二光时域反射仪将数字信号二输出至控制单元;其中数字信号二为光纤接头后侧背向散射电平的测量值;
d,控制单元将数字信号一和数字信号二均输出至数据分析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对数字信号一和数字信号二进行计算取得平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信号接收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光信号接收器和第一处理器,第一光信号接收器分别与光纤接头和第一处理器连接,第一处理器与控制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缆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信号接收处理单元包括第二光信号接收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二光信号接收器分别与光纤接头和第二处理器连接,第二处理器与第二光时域反射仪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处理单元包括环形器、信号合并检测单元和信号发送检测单元,环形器分别与信号发送单元和光纤接头连接,环形器、信号合并检测单元和信号发送检测单元依次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缆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合并检测单元包括合波器、第一分光器和第一检测口,合波器、第一分光器和第一检测口依次连接在一起,合波器分别与环形器和信号发送检测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故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发送检测单元包括信号发送模块、第二分光器、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器和第二检测口,信号发送模块、第二分光器、第二波分复用器和第二检测口依次连接在一起,第一波分复用器分别与第二分光器和合波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38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