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缆故障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3843.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6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郭庆瑞;郭学让;何玲;李亚平;张志军;解鹏;樊树铭;孙勇;李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洁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故障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光缆检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光缆故障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前者包括第一光时域反射仪、控制单元、信号发送单元、光纤接头、第一信号接收处理单元、第二信号接收处理单元、第二光时域反射仪、数据分析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第一光时域发射仪、控制单元、信号发送单元、光纤接头依次连接在一起。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比较光纤接头前侧散射电平的测量值和光纤接头后侧背向散射电平的测量值来对光纤接头的损耗进行测量,获得光纤接头损耗,防止出现光纤接头后侧的光纤接头的散射系数高,光纤接头后侧的背向散射电平大于光纤接头前侧的散射电平,抵消了光纤接头的损耗,引起误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检测技术领域,是一种光缆故障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远距离长途光缆的检测目前一般通过光缆检测系统进行,即采用检测光源或光时域反射仪加光开关进行检测,检测光缆长度约为100km~150km,光缆检测系统能在光缆出现传输故障前及时告警,出现故障时及时分析故障的原因。
光缆施工、维护及监测中需要用到光时域反射仪,光时域反射仪在进行光纤接头的检测时,由于光纤接头后侧的光纤散射系数高,使得光纤接头后侧的背向散射电平大于光纤接头前的散射电平,从而抵消了光纤接头的损耗,导致误差出现,通过光时域反射仪进行光纤接头检测时,无法对光纤接头的接头损耗进行检测,从而使得光纤接头的损耗导致光纤接头的检测出现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缆故障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使用光时域反射仪在进行光纤接头的检测时存在的无法对光纤接头的接头损耗进行检测,使得光纤接头的损耗导致光纤接头的检测出现误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光缆故障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光时域反射仪、控制单元、信号发送单元、光纤接头、第一信号接收处理单元、第二信号接收处理单元、第二光时域反射仪、数据分析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第一光时域发射仪、控制单元、信号发送单元、光纤接头依次连接在一起,第一信号接收处理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和光纤接头连接,第二光时域反射仪分别与光纤接头、第二信号接收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连接,第二信号接收处理单元与光纤接头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分别与信号发送单元和光纤接头连接,数据分析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第一信号接收处理单元可包括第一光信号接收器和第一处理器,第一光信号接收器分别与光纤接头和第一处理器连接,第一处理器与控制单元连接。
上述第二信号接收处理单元可包括第二光信号接收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二光信号接收器分别与光纤接头和第二处理器连接,第二处理器与第二光时域反射仪连接。
上述信号处理单元可包括环形器、信号合并检测单元和信号发送检测单元,环形器分别与信号发送单元和光纤接头连接,环形器、信号合并检测单元和信号发送检测单元依次连接在一起。
上述信号合并检测单元可包括合波器、第一分光器和第一检测口,合波器、第一分光器和第一检测口依次连接在一起,合波器分别与环形器和信号发送检测单元连接。
上述信号发送检测单元可包括信号发送模块、第二分光器、第一波分复用器、第二波分复用器和第二检测口,信号发送模块、第二分光器、第二波分复用器和第二检测口依次连接在一起,第一波分复用器分别与第二分光器和合波器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光缆故障检测方法,包括对第一光时域反射仪和第二光时域反射仪进行选择,a、若第一光时域反射仪输出信号,第二光时域反射仪关闭,则进行光缆损坏检测,包括:
第一光时域反射仪输出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信号发送单元发出探测光至信号处理单元;
信号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探测光与信号处理单元内的信号光合并为合并光输出至光纤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3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