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轴凹印机套色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9577.3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6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华;黄学勤;张涛;何展鹏;邓忠华;李伟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08 | 分类号: | G05B19/4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黎扬鹏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轴凹印 机套 控制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轴凹印机套色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依次获取从第2色组开始的各色组与第1色组的套色误差;若套色误差大于0,根据预设的套色误差与印刷版辊角速度变化量的数学模型确定印刷版辊的角速度,并通过电子轴凹印机的伺服电机控制印刷版辊按照所述角速度进行运行;其中,套色误差与印刷版辊角速度变化量的数学模型根据第i个色组印刷结果与第1个色组的套色误差、第i个色组控制量、第j色的控制量与第i个色组误差的传递函数和第j个色组控制量建立。本发明实施可以提高稳速印刷过程中的响应速度慢、套色精度不高和建模困难的技术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印刷控制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轴凹印机套色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电子轴凹印机印刷过程中,需印制的复杂图案被分解为若干简单图案分别刻制在印刷版辊上,进行印刷时,承印材料通过进料部分依序通过各印刷单元,各印刷单元将相应的简单图案印制在承印材料上,最后得到复杂的印制图案。在印刷过程中存在各单元间相应印刷图案的准确定位问题,也就是套色误差的问题。套色的准确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当印刷过程中存在印刷图案间相对位置出现偏差时,需采用控制方法减小或者消除这种位置偏差即套色误差。鉴于套色精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快速减小或者消除套色误差的控制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套色控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问题,对于不同的印刷方式,套色控制的方法也不径相同。传统的套色控制方法是基于系统数学模型的前馈解耦MPC(Model PredictiveControl,模型预测控制),但受限于高阶方程的离散化处理,因此不能对系统进行完全解耦控制。所以这种控制方式在完全解除系统内各色组间耦合方面并不能达到完全解耦的控制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轴凹印机套色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可以提高稳速印刷过程中的响应速度慢、套色精度不高和建模困难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轴凹印机套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依次获取从第2色组开始的各色组与第1色组的套色误差;
若套色误差大于0,根据套色误差与印刷版辊角速度变化量的数学模型确定印刷版辊的角速度,并控制印刷版辊按照所述角速度进行运行;
其中,套色误差与印刷版辊角速度变化量的第一数学模型如下:
其中,
Ei(s)为第i个色组印刷结果与第一个色组的套色误差,Δωi(s)为第i个色组印刷版辊的角速度变化量即色组i的控制量,Gi(s)表示色组i的控制量与色组i误差的传递函数,Gij(s)表示第j色组的控制量与第i个色组误差的传递函数;ω*为相邻色组之间不存在套色误差的情况下,各版辊的相同的转动角速度;li为i色组与(i+1)色组之间的穿料长度;r为各个印刷版辊的半径;ai,ak为变量,与印刷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有关。
可选地,所述控制量的第一数学模型为:
其中,
为第i个色组的MPC控制量,为j色组MPC控制量对i色组的解耦补偿量。
可选地,采用改写ui(s)改写套色误差的第二数学模型为:
控制量的第二数学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泌尿内科用输液袋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