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选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1820.5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8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爽;侯岱双;郭永旭;王华;高金刚;祝国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1/137;B23P19/02;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轮对 装配 零部件 选配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选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中央管理子系统、车轴测量机、车轮测量机、托盘输送子系统、立体库存储子系统、堆垛出入库子系统、选配机器人子系统,车轴测量机、车轮测量机、托盘输送子系统、立体库存储子系统、堆垛出入库子系统以及选配机器人子系统均与中央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该系统以中央管理子系统为控制中心,配合其它子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测量、运输、出入库、选配等功能,减少了选配过程中人工的参与,进而降低了人工干预带来的测量误差,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更高,系统更加高效、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列车轮对选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选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列车成为了当前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其中,轮对选配的优良成为了列车出厂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直接影响着列车的运行安全以及乘客的舒适性。轮对选配是分别测量车轴的轮座外径和车轮的轮毂孔内径,并按照规定的过盈量进行选配,同时,需结合车轮的轮径进行参考,避免产生大小轮现象,使得轮对倾斜。
在传统的生产、检修车间中,主要采用人工进行轮对选配,利用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轮径尺等检具分别对待测车轴的轮座外径、车轮的轮毂孔内径、车轮轮径进行测量。这种繁琐的人工测量过程不仅需要在选配时进行多次测量记录,劳动强度高、效率低,而且人工操作容易出错,导致选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选配控制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选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轮对装配方式需要人工测量数据、劳动强度高、效率低、出错率高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轮对装配零部件选配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央管理子系统、车轴测量机、车轮测量机、托盘输送子系统、立体库存储子系统、堆垛出入库子系统、选配机器人子系统,所述车轴测量机、车轮测量机、托盘输送子系统、立体库存储子系统、堆垛出入库子系统以及选配机器人子系统均与所述中央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
所述车轴测量机用于对列车车轴信息进行测量,生成含有列车车轴测量信息的条码,并将列车车轴测量信息发送至所述中央管理子系统;
所述车轮测量机用于对列车车轮信息进行测量,生成含有列车车轮测量信息的条码,并将列车车轮测量信息发送至所述中央管理子系统;
所述托盘输送子系统用于将装有已检测完的列车车轮和列车车轴的托盘输送至所述立体库存储子系统的入库口;
所述立体库存储子系统用于获取列车车轴对应的条码信息以及列车车轮对应的条码信息,将待存储的列车车轮和列车车轴与对应的托盘进行信息绑定,并将绑定信息以及相应的存储位置代码发送至所述中央管理子系统;
所述堆垛出入库子系统用于将待存储的装有列车车轮和列车车轴的托盘码放至所述立体库存储子系统内相应存储位置;
所述中央管理子系统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车轴测量机、车轮测量机以及立体库存储子系统发送的数据,并下发选配指令,根据列车车轴测量信息控制所述堆垛出入库子系统将列车车轴输送至选配车轴缓存工位,并根据预设的过盈量条件选取两个列车车轮,根据选出的列车车轮对应的存储位置代码控制所述堆垛出入库子系统将列车车轮取出并输送至选配车轮缓存工位;
所述选配机器人子系统用于将选配车轮缓存工位的车轮装载至选配车轴缓存工位的车轴托盘上,经压装后得到装配成功的轮对。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输送子系统包括自动导引运输车和输送机,所述自动导引运输车和所述输送机均与所述中央管理子系统通信连接。通过自动导引运输车与输送机配合,并在中央管理子系统的控制下,可以实现对车轮和车轴所在托盘的自动转运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程学院,未经长春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1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