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球铸造成型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2179.7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5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黄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秋红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B08B1/02;B08B3/04;B08B5/04;B08B7/02;B08B13/00;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2 浙江省湖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铸造 成型 加工 工艺 | ||
1.一种耐磨球铸造成型加工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耐磨球铸造成型加工装置,该耐磨球铸造成型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清理机构(2)和清洗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上方设置有清理机构(2),清理机构(2)右方设置有清洗机构(3);
所述的清理机构(2)包括T形板(20)、辊轴(21)、挡板(22)、竖直板(23)、弧形板(24)、出口(25)和毛刷板(26),所述的工作台(1)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T形板(20),两个T形板(20)的水平段后端均相外扩张,T形板(20)的水平段之间从前到后等距离排布转动连接有辊轴(21),辊轴(21)均向右前方倾侧安装,两个T形板(20)的前端共同安装有挡板(22),工作台(1)上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竖直板(23),竖直板(23)位于T形板(20)的右侧,两个竖直板(23)的上端面从前到后等距离排布共同安装有开口向上的弧形板(24),弧形板(24)均向右倾侧安装且是弧形空腔结构,靠近弧形板(24)的T形板(20)上端面开设有与弧形板(24)相对应的出口(25),弧形板(24)的上端面均从左到右设置有毛刷板(26),毛刷板(26)是弧形结构且开口向下;
采用上述耐磨球铸造成型加工装置进行耐磨球铸造成型加工时具体加工工艺如下:
S1、辅助工作:将耐磨球放在向右前方倾斜的滚轴上,因耐磨球自身的重力而向右前方滚动,挡板(22)避免耐磨球滚动出辊轴(21);
S2、清理毛刺与粘黏物:S1步骤结束后,耐磨球通过出口(25)进入向右倾斜的弧形板(24)中,耐磨球因自身的重力在弧形板(24)中向右不规则滚动时,毛刷板(26)对耐磨球上的毛刺和粘黏物进行去除,去除完毛刺和粘黏物的耐磨球从弧形板(24)的右端落下;
S3、清洗:S2步骤结束后,清洗机构(3)对从弧形板(24)的右端落下的耐磨球进行清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球铸造成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机构(3)包括清洗池(30)、连接块(31)、承接桶(32)、进入口(33)、转轴(34)、一号螺旋叶片(35)、一号毛刷(36)和一号电机(37),所述的工作台(1)上端面设置有清洗池(30),清洗池(30)左右内壁的相对面均通过连接块(31)共同安装有承接桶(32),承接桶(32)是环形镂空状,承接桶(32)的正上方开设有与弧形板(24)相对应的进入口(33),清洗池(30)的前后端面之间设置有转轴(34),转轴(34)上安装有一号螺旋叶片(35),转轴(34)上从前到后等距离排布安装有一号毛刷(36),清洗池(30)的前端面通过一号机座安装有一号电机(37),一号电机(37)的输出轴穿设清洗池(30)的前端面与转轴(3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球铸造成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板(24)与毛刷板(26)之间均安装有弹簧(2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球铸造成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板(24)内环面均等距离排布开设有漏屑孔(242),漏屑孔(242)与弧形板(24)的内腔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球铸造成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板(24)外环面的正下方均开设有出料口,工作台(1)上端面设置有空心的矩形框(243),矩形框(243)上安装有山字形管道(244)且贯穿矩形框(243)的后端面,山字形管道(244)水平段远离矩形框(243)的一端为封闭状且竖直段均与出料口相连接,矩形框(243)远离山字形管道(244)的一侧通过二号机座安装有吸泵(245),吸泵(245)的出风口贯穿矩形框(2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磨球铸造成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框(243)的内表面靠近吸泵(245)的一侧安装有过滤板(2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秋红,未经黄秋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21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向倾斜式环膜发散冷却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空抛物的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