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载体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工艺以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2400.9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4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郭文元;连卫平;连海峰;邵迪;蔡丽萍;蔡文婷;周鹤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连通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鲁勇杰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波市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载体 有机 固体 废弃物 处理 工艺 以及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载体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工艺以及系统。热载体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S1、预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进入预处理装置进行预处理;S2、固废输送;S3、热解反应,在热解反应装置内,有机固体废弃物与热载体通过逆流方式直接接触换热并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气相产物和固相产物;S4、热量回收,气相产物和固相产物进入热量回收装置,将其所含有的热量进行回收,并得到气相产物、固相产品、液相产品和热载体(选用液相热载体时);S5、净化回收,气相产物进入净化装置;S6、热载体发生。本申请具有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快速资源化转化和无害化处理以及提高热解技术能量利用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环保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载体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工艺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固体废弃物存量大,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或者利用已经成为国家环保领域关注的重点。国家推行的垃圾分类,主要的对象便是针对固体废弃物。其中,有机固体废弃物因含有有机成分,处理难度高,对环境的破坏性大,处理过程容易发生二次污染。从另一角度讲,若是能将有机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组分进行回收和利用,则可以在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实现资源化转化,降低环保处理的成本,甚至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当前针对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堆肥、填埋、焚烧、气化、热解等技术。其中,堆肥和填埋的处理周期非常长,并且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效率低下,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液容易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焚烧处理效率高,并可以回收其中的部分能量,但是焚烧属于有氧化学反应,且燃烧温度难以超过1000℃,无法避免二噁英等污染物的产生;气化利用部分氧化反应,反应温度可以达到1200℃以上,且整个反应环境为还原性氛围,可以解决二噁英的问题,但是,气化要求的反应温度较高,若有机组分的含量有限,需要大量的外部燃料来保证气化温度,因此,在原料适应性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与上述几种技术相比,热解处理技术为无氧惰性反应环境,通过热量输入将有机质进行提取或者分解,获得相应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产品,原料适应性强,且环境友好。
当前发展的有机固体废弃物热解技术均以间接给热方式为主,存在传热效率不高、吸热效率低导致热量利用效率低、热解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间较长、能耗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快速资源化转化和无害化处理以及提高热解技术能量利用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热载体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工艺以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热载体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热载体式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S1、预处理
有机固体废弃物进入预处理装置对有机固体废弃物进行预处理以满足进料装置的输送需求;
S2、固废输送
预处理后的有机固体废弃物,通过进料装置进入热解反应装置;
S3、热解反应
在热解反应装置内,有机固体废弃物与热载体通过逆流方式直接接触换热并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气相产物和固相产物;
S4、热量回收
气相产物和固相产物进入热量回收装置,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热交换的方式将气相产物和固相产物所含有的热量进行回收,并得到气相产物、固相产品、液相产品和液相热载体,根据所选热载体种类从S4中回收液相热载体,或从S5中回收气相热载体,如从S4中回收液相热载体,则S5中不再回收热载体;
S5、净化回收
气相产物进入净化装置,除去有害组分,得到净化的气相产品和气相热载体;净化的气相产品部分或全部输送至热载体发生装置作为热载体发生装置的燃料;气相热载体输送至热载体发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连通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连通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2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