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主被动式双驱动抛载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3182.0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2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宪;王海宁;郭杨阳;董恒一;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G8/22 | 分类号: | B63G8/22;B63G8/24;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被动式 驱动 装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1.一种水下主被动式双驱动抛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载块(5),所述压载块(5)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腰形吊耳(8),所述腰形吊耳(8)的圆柱段通过轴承装置支撑,所述腰形吊耳(8)上配合安装有吊耳连接头(301),所述吊耳连接头(301)的上表面安装有旋转支撑杆(3),位于旋转支撑杆(3)两端头的压载块(5)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弹簧挡板(6),所述弹簧挡板(6)与旋转支撑杆(3)的侧面之间安装限位弹簧(4);位于旋转支撑杆(3)一端的压载块(5)上方设置有电磁铁(1),所述电磁铁(1)的铁芯在通电状态下外伸,铁芯与旋转支撑杆(3)的外侧面对应;位于旋转支撑杆(3)另一端的压载块(5)上方设置有水压缸(2),所述水压缸(2)的输出端与旋转支撑杆(3)的外侧面对应,还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L型吊挂支座(7),抛载装置不工作时,旋转支撑杆(3)的两端挂在L型吊挂支座(7);所述电磁铁(1)与水压缸(2)相对安装;所述电磁铁(1)正常工况下为断电状态;所述水压缸(2)的结构为:包括缸筒(201)、充气孔(202)、活塞杆(203)、活塞(204)、通孔(205),所述缸筒(201)内通过密封装置安装活塞(204),所述活塞(204)连接活塞杆(203),活塞杆(203)伸出至缸筒(201)外部,活塞杆(203)与旋转支撑杆(3)对应,所述缸筒(201)上还设置有充气孔(202),使缸筒(201)内部有杆腔内充入高压气体,无杆腔处的缸筒(201)上设置有通孔(205),直接与外部连通;通孔(205)的孔径大小介于活塞杆(203)和活塞(204)直径之间;吊耳连接头(301)的外壁面安装有加强筋(302);电磁铁(1)、水压缸(2)和L型吊挂支座(7)均固定在潜器上。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主被动式双驱动抛载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一)正常工况下:
电磁铁(1)、水压缸(2)、L型吊挂支座(7)固定在潜器上,电磁铁(1)处于断电状态,水压缸(2)有杆腔充注设定压力的高压气,电磁铁(1)和水压缸(2)的安装位置刚好使其铁芯和活塞杆(203)与旋转支撑杆(3)接触,压载块(5)通过腰形吊耳(8)吊挂在旋转支撑杆(3)上,旋转支撑杆(3)挂放在L型吊挂支座(7)上,旋转支撑杆(3)两端侧面分别受限位弹簧(4)的约束,压载块(5)固定牢靠;
(二)当潜器遭遇断崖掉深时:
海水压力达到设定值,高压海水推动水压缸(2)的活塞(204)向左运动,活塞杆(203)推动旋转支撑杆(3)绕腰形吊耳(8)中轴心逆时针旋转,直至旋转支撑杆(3)两端同步脱离L型吊挂支座(7)的接触约束,旋转支撑杆(3)、限位弹簧(4)、压载块(5)、弹簧挡板(6)、腰形吊耳(8)在其重力作用下脱落,实现抛载;
(三)其余需要抛载工况时:
人为操作给电磁铁(1)通电,在磁力作用下电磁铁(1)的铁芯做伸张运动,顶推旋转支撑杆(3),使旋转支撑杆(3)绕腰形吊耳(8)中轴心逆时针旋转,直至旋转支撑杆(3)两端同步脱离L型吊挂支座(7)的接触约束,同样使被抛弃部分脱落,实现抛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31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铁口机的钻杆自动安装或拆除方法
- 下一篇:光路调整机构与光学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