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易附自补型防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3298.4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8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秦峻岭;朱辉;王建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丰隆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5/00 | 分类号: | B05D5/00;B05D7/16;B05D1/38;B05D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专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94 | 代理人: | 王海艳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工用 防腐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易附自补型防腐工艺,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创造性的设置有增附补漆棒并通过增附补漆棒对防腐工艺进行改进,增附补漆棒中的增附筒与防腐底漆层、防腐面漆层之间的结合力,可显著加强防腐层与钢板之间的连接,进而有效防止防腐层脱离,提高了对钢板的保护作用,并通过增附补漆棒中补漆组件的设置,使得经本发明中的防腐工艺加工后的钢板,在受到磕碰等外力撞击导致防腐层局部脱落时,储存在储漆筒中的防腐底漆以及防腐面漆可先后流至防腐层脱落区,形成新的防腐层,从而自动对脱落的防腐层进行修复,进而有效防止钢板因防腐层脱落而受损,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易附自补型防腐工艺。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
钢板是钢结构中的常用构件,钢结构中的钢板长期暴露在外,其表面极易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及电化学作用而被腐蚀,因此,需要通过防腐工艺在钢板表面涂覆防腐油漆形成防腐层,以保护钢板不受腐蚀。
现有技术中的防腐工艺,在对钢板进行防腐加工后,其表面的防腐层附着力较差,容易脱落,且钢板表面在受到磕碰、后,磕碰区的防腐层容易出现局部脱落现象,如果不及时修补,不仅该局部的钢板容易腐蚀,且腐蚀区域容易进一步扩散,造成钢板严重受损。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易附自补型防腐工艺。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易附自补型防腐工艺,它可以实现创造性的设置有增附补漆棒并通过增附补漆棒对防腐工艺进行改进,增附补漆棒中的增附筒与防腐底漆层、防腐面漆层之间的结合力,可显著加强防腐层与钢板之间的连接,进而有效防止防腐层脱离,提高了对钢板的保护作用,并通过增附补漆棒中补漆组件的设置,使得经本发明中的防腐工艺加工后的钢板,在受到磕碰等外力撞击导致防腐层局部脱落时,储存在储漆筒中的防腐底漆以及防腐面漆可先后流至防腐层脱落区,形成新的防腐层,从而自动对脱落的防腐层进行修复,进而有效防止钢板因防腐层脱落而受损,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易附自补型防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凿连接孔:在钢板表面开凿出多个成矩形阵列分布的连接孔;
S2、表面处理:对钢板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并对钢板表面进行清洗,清除钢板表面杂质;
S3、插设增附棒:取一个增附补漆棒,将增附补漆棒中的吸连磁块插入连接孔,多次重复操作,直至每个连接孔内均插设有增附补漆棒;
S4、涂刷底漆:在钢板表面涂刷一层防腐底漆,防腐底漆固化后即可变形成防腐底漆层;
S5、下压驱连:向下按压增附补漆棒中的驱贴铁块,使驱贴铁块落入隔磁筒中,从而使磁球与包覆套脱离,进而使相邻增附补漆棒中的磁球吸连在一起;
S6、涂刷面漆:在防腐底漆层表面涂刷一层防腐面漆,防腐面漆固化后即可形成防腐面漆层,进而完成防腐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S2中连接孔之间的间距为3-5cm,且连接孔的大小和吸连磁块相匹配,所述S4中防腐底漆层的顶端需低于磁球,所述S中的防腐面漆层需覆盖整个增附补漆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丰隆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淮北丰隆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3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