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件耐火试验装置及构件耐火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5410.8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洁;刘学春;饶国燃;罗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谢伟;黄晚华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耐火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构件耐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耐火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炉和支撑组件;
所述试验炉具有容置腔,且所述试验炉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安装槽;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结构和两个加载件;每一所述加载件均与所述支撑结构活动连接,所述加载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容置腔的深度方向进行升降运动,所述加载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外,并与所述安装槽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加载件配合共同对构件两端进行固定,以使所述构件横跨所述容置腔并带动构件在所述安装槽内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耐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连接架和两个支撑架;
沿一所述安装槽至另一所述安装槽延伸方向的相交方向,两个所述支撑架并排且竖向设置;沿所述容置腔的深度方向,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位,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位,所述连接架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位与所述第一连接位配合可拆卸地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加载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件耐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为所述第一连接位,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所述第二连接位,所述连接架的两端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后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件耐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三个架体,三个架体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三角形架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耐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耐火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试验炉的底部,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的顶部与所述试验炉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能够通过调节自身顶部的高度从而调节所述试验炉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耐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耐火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装置,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以对所述安装槽的大小进行调节。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构件耐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炉包括炉体和炉盖;所述炉体具有一端开口的所述容置腔,所述炉盖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炉体的开口处,所述炉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安装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件耐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从所述炉体顶端沿所述容置腔的深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件耐火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耐火试验装置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并用于带动所述炉盖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移动。
10.构件耐火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构件的一端与加载件固定,并将构件的另一端分别穿过试验炉的两个安装槽后与另一加载件固定;
调整加载件相对支撑结构的位置并使加载件沿容置腔的深度方向进行运动,带动与加载件连接的构件相对容置腔进行移动至预设位置;
试验炉内点火,对构件进行燃烧并进行性能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未经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54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