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流域黑臭水体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8404.8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蔡艳红;万晶;邓丽娟;任雷;王德林;陈刚;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瑞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1/16;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2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流域 水体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小流域黑臭水体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水系连通:将治理的小流域黑臭水体所在水系与其他水系连通;
S2、截污治污:对治理的所述小流域黑臭水体造成污染的污染点源进行处理;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3、面源控制:对治理的所述小流域黑臭水体造成污染的污染面源进行处理与防控;
S4、水质改善:清理小流域中水生动植物残渣及生活垃圾,并采用水质提升材料进行水质改善,对小流域黑臭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和重金属污染物和消除;采用生物除藻技术,消灭水藻,降解大量氮磷营养物质;
S5、底质改良:采用固载化的复合微生物促生剂,并在深水区域配以缓释装置,对富营养化的底泥进行降解和修复;
S6、流域原位处理:通过设置曝气设备以及在流域内加设载体化生物填料,对水体进行富氧处理;
S7、构建水生态系统:在经上述治理后的流域内构建水生态体系,通过建立所述水生态系统直接吸收淤泥和水体的营养物质,并为土著微生物提供附着基质和栖息场所,以形成生物膜,进行水体的自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流域黑臭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水质提升材料包含以下物质:La2O3、CeO2、Pr6O11、Nd2O3、SiO2、Al2O3和MgO,各物质的重量比为:18-32:18-45:1-2:1:15-20:3-5: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小流域黑臭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水质提升材料进行水质改善的具体操作步骤为:按1~5g/m3准备水质提升材料,用水稀释8~10倍,均匀喷洒在小流域水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流域黑臭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生物除藻技术包括物理除藻技术、化学除藻技术和植物系统优势竞争及食物链方式抑藻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小流域黑臭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除藻技术包括曝气、机械除藻和底质改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流域黑臭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缓释装置为水处理剂缓释装置,能够将水处理材料缓释6~12月,或者定时更换材料及回收利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流域黑臭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复合微生物促生剂包含以下物质:缓释剂、微生物促生剂、PH调节剂、电子受体调节剂、释氧剂和重金属缓冲剂,各物质的重量比为:20-50:4-12:2-4:12-28:15-30: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小流域黑臭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微生物促生剂的具体使用步骤为:按1~2g/m3准备复合微生物促生剂,用水稀释8~10倍,均匀喷洒在小流域水面上;或装入缓释箱,均匀布施于小流域底部,进行缓慢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瑞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瑞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84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