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8455.0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0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G·格里戈里亚斯-索鲁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ZF汽车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84 | 分类号: | B62D1/18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德国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转向 组件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所述转向柱组件具有:
与车辆固定的框架部件(12),内部转向柱套筒(14)以沿其轴向方向(A)无法相对于所述框架部件(12)移动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部件(12)枢转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框架部件上;外部转向柱套筒(16),所述内部转向柱套筒(14)至少部分地被容纳在所述外部转向柱套筒中;以及固定装置(18),所述固定装置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其中
所述固定装置(18)在所述打开位置中允许进行所述外部转向柱套筒(16)相对于所述内部转向柱套筒(14)的轴向调节以及所述内部转向柱套筒(14)相对于所述框架部件(12)的枢转运动,
所述固定装置(18)在所述闭合位置中局部地固定所述内部转向柱套筒(14)和所述外部转向柱套筒(16),
所述外部转向柱套筒(16)在其径向外侧上具有相对于所述外部转向柱套筒(16)无法移动的纵向锁定元件(34),
所述框架部件(12)在与所述外部转向柱套筒(16)相对的内侧上具有相对于所述框架部件(12)无法移动的高度锁定元件(26),并且
所述固定装置(18)具有联接元件(54),所述联接元件布置在所述纵向锁定元件(34)与所述高度锁定元件(26)之间,其中所述联接元件(54)在所述固定装置(18)的闭合位置中与所述纵向锁定元件(34)和所述高度锁定元件(26)力配合地并且/或者形状配合地连接并且与所述纵向锁定元件(34)和所述高度锁定元件(26)相接触,并且其中在所述固定装置(18)的打开位置中能够实现所述联接元件(54)与所述纵向锁定元件(34)之间和/或所述联接元件(54)与所述高度锁定元件(26)之间的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部件(12)具有夹紧颚板(20),所述内部转向柱套筒(14)和所述外部转向柱套筒(16)至少局部地在所述夹紧颚板之间延伸,其中所述高度锁定元件(26)设置在所述夹紧颚板(20)中的一个夹紧颚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8)具有致动杆(46)和与所述致动杆(46)传递转矩地联接的牵拉栓形件(44),所述牵拉栓形件被设计为用于致动所述夹紧颚板(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54)具有穿通开口(58),所述牵拉栓形件(44)延伸穿过所述穿通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锁定元件(34)具有至少一个穿通开口(40),所述牵拉栓形件(44)延伸穿过该至少一个穿通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其特征在于,穿过所述纵向锁定元件(34)的穿通开口(40)被设计为长孔,所述长孔与所述外部转向柱套筒(16)的轴向方向(A)平行地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之一所述的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锁定元件(26)具有穿通开口(24),所述牵拉栓形件(44)延伸穿过该穿通开口。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锁定元件(34)在朝向所述联接元件(54)的侧面上具有齿部(42);并且所述联接元件(54)在朝向所述纵向锁定元件(34)的侧面上具有齿部(60),该齿部与所述纵向锁定元件(34)的齿部(42)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锁定元件(34)的齿部(42)的齿与所述外部转向柱套筒(16)的轴向方向(A)垂直地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汽车德国有限公司,未经ZF汽车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84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