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藏转热化学蒸汽驱时防膨剂注入参数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8776.0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6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焕;尹小梅;韦涛;王传飞;魏超平;路言秋;刘西雷;李伟;王可君;孙宝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3/24;G06F30/20;G06Q50/02;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藏 热化学 蒸汽 驱时防膨剂 注入 参数 优化 方法 | ||
1.油藏转热化学蒸汽驱时防膨剂注入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油藏实际地质参数建立全区数值模拟模型,并进行吞吐阶段历史拟合,得到吞吐末油藏纵向、平面温度场分布;
步骤2.从模型计算得出吞吐末期油藏温度大于150℃的油藏范围;
步骤3.油藏转热化学蒸汽驱方式生产,得到蒸汽腔扩展及油藏温度变化规律;
步骤4.确定需要防膨的油藏范围;
步骤5.试验进行防膨剂适应性评价;
步骤6.依据步骤4需要防膨的范围计算转热化学驱所需要的总防膨剂量;
步骤7.确定不同防膨剂段塞大小;
步骤8.确定防膨剂注入方式及注入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油藏实际地质参数包括构造变化、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隔夹层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历史拟合包含油藏全区及单井的注入、生产动态拟合,及油藏压力拟合,模型计算值与历史生产数据误差小于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对于井距较大、热水带宽、波及体积小、水驱驱油效率低的油井,转蒸汽驱时,同时段塞注入泡沫体系及驱油体系,观察蒸汽腔扩展及油藏温度变化规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防膨剂适应性评价包括筛选汽驱用高温条件下防膨率最高的防膨剂型号、耐水洗能力、最优使用浓度、动态吸附量及不同温度下吸附量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热化学驱所需要的总防膨剂量,根据油藏孔隙度、厚度、防膨范围、油藏粘土含量及粘土密度、粘土吸附量,计算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总防膨剂量计算公式如下:
总防膨剂量=油藏孔隙度*3.14*(井距2-r吞吐动用半径2)*h*粘土含量*防膨剂吸附量*防膨剂密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相同时间间隔蒸汽扩展半径变化规律及防膨剂的重复吸附及随温度变化的吸附规律确定不同防膨剂段塞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考虑转汽驱油藏温度建立的重要性及其它化学剂段塞注入方式的匹配性及可操作性,防膨剂伴蒸汽段塞注入,注入方式为注泡沫体系前注防膨剂,注入频率与泡沫体系段塞长度相同。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为埋深大于900m,粘土含量大于10%的强水敏稠油油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87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极限驱替的油藏高耗水层带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