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雷达传感器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9889.2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5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永;李韩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万都 |
主分类号: | G01S13/931 | 分类号: | G01S13/931;G01S7/02;G01S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久亮;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雷达 传感器 装置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用于控制雷达传感器的装置及方法。根据实施方式,一种用于控制雷达传感器的装置包括:接收器,其从第一雷达传感器接收第一检测目标信息,并从与第一雷达传感器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二雷达传感器接收第二检测目标信息;确定器,如果接收到第一检测目标信息,则该确定器确定在被设置为包括第一检测目标信息的相似性目标监测区域中是否存在第二检测目标信息;以及控制器,如果相似性目标监测区域包括第一检测目标信息和第二检测目标信息,则该控制器使用第一检测目标信息和第二检测目标信息,来检测第一雷达传感器和第二雷达传感器是否未对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控制雷达传感器的装置及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确定雷达传感器是否未对准的雷达传感器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用户,车辆配备有各种传感器和电子装置。具体而言,为了驾驶员方便,正在对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进行大量研究工作。
使用传感器的示例ADAS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和车辆间距离警告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基于安装在车辆前部的雷达传感器检测到的在前车辆的位置和距离来自动地控制车辆的节流阀、制动器和变速箱,以执行适当的加速和减速,从而与在前车辆保持适当距离。车辆间距离警告系统向前发射雷达脉冲并接收由在前车辆的反射器(例如,车辆尾灯中的反射器)反射的脉冲,并基于从光发射到接收之间的时间差来测量车辆间距离,从而与在前车辆保持适当距离。
在使用上述系统时,雷达传感器的未对准导致错误地检测到侧方车道上的目标而不是前方或后方的目标。为了驱动车辆间距离警告系统,需要将雷达传感器安装为准确地捕获在前车辆。在调整雷达传感器的发射/接收方向的角度中大约0.8度的误差将导致前方大约100m距离处的1.4m的误差。尤其是对于采用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车辆而言,由于在侧方车道上行驶的车辆或错误地检测到从侧方车道接近的车辆,可能导致突然制动,使车辆处于发生严重事故的危险中。
随着对车辆雷达系统的需求增加,雷达传感器的未对准是为了确保传感器可靠性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设置相似性监测区域来确定雷达传感器是否未对准而控制雷达传感器的装置及方法。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雷达传感器的装置,其包括:接收器,其从第一雷达传感器接收第一检测目标信息,并从与第一雷达传感器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二雷达传感器接收第二检测目标信息;确定器,如果接收到第一检测目标信息,则该确定器确定在被设置为包括第一检测目标信息的相似性目标监测区域中是否存在第二检测目标信息;以及控制器,如果相似性目标监测区域包括第一检测目标信息和第二检测目标信息,则该控制器使用第一检测目标信息和第二检测目标信息,来检测第一雷达传感器和第二雷达传感器是否未对准。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雷达传感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第一雷达传感器接收第一检测目标信息,并且从与第一雷达传感器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二雷达传感器接收第二检测目标信息;如果接收到第一检测目标信息,则确定在被设置为包括第一检测目标信息的相似性目标监测区域中是否存在第二检测目标信息;以及如果相似性目标监测区域包括第一检测目标信息和第二检测目标信息,则使用第一检测目标信息和第二检测目标信息来检测第一雷达传感器和第二雷达传感器是否未对准。
根据本公开,雷达传感器控制装置可以确定由两个雷达传感器(例如,第一雷达传感器和第二雷达传感器)所检测到的移动检测目标是否相似,并且经由每个检测到的参数来检测第一雷达传感器和第二雷达传感器是否未对准。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雷达传感器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2、图3、图4和图5是例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相似性目标监测区域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万都,未经株式会社万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98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